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專家齊聚國際研討會 破解聽損與眩暈難題

2025/02/26 12:46

國泰醫院舉辦耳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副院長王拔群、美國哈佛大學Steven D. Rauch教授、土耳其Ş. Armağan İNCESULU教授、耳鼻喉科主任徐愫儀、汐止國泰耳鼻喉科主任方德詠(右至左)現場交流。(國泰醫院提供)

國泰醫院舉辦耳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副院長王拔群、美國哈佛大學Steven D. Rauch教授、土耳其Ş. Armağan İNCESULU教授、耳鼻喉科主任徐愫儀、汐止國泰耳鼻喉科主任方德詠(右至左)現場交流。(國泰醫院提供)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國健署統計,國內每年約有700至800名寶寶被診斷是聽損兒,聽損若未及早診斷與治療,將影響語言發展與社交能力,為推動相關治療與研究,國泰綜合醫院舉辦耳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邀請來自美國、土耳其及台灣的專家,共同探討最新醫療進展。

來自土耳其的Ş. Armağan İNCESULU教授指出,單側先天性聽損兒不該被忽視,個別化治療相當重要,她的研究顯示,透過精準治療,許多先天性構造畸形的單側聽損案例都獲得了顯著改善。汐止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方德詠補充,過去單側聽損常被低估,因為患者仍能用另一側耳朵聽見,土耳其教授的研究顛覆傳統觀點,為單、雙側聽損的治療方式、年齡建議及治療分貝界定都帶來不同的新思考與方向。

除了聽損,眩暈是耳鼻喉科門診的常見疾病,耳石脫落與梅尼爾氏症是常見的原因。美國哈佛大學的 Steven D. Rauch 教授分享最新研究,過去認為退化性眩暈症多發生在40至60歲的女性,且以單側為主,但他的研究發現,若眩暈是由內淋巴囊發育不全導致的梅尼爾氏症,患者往往年輕,主要發生在20至30歲的男性,且多為雙耳受影響。這項研究顛覆了傳統觀點,他也指出,隨著核磁共振等新技術的應用,眩暈診斷與治療正朝向更精準、高效的方向發展,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選擇。

國泰醫院副院長王拔群表示,此次國際研討會促進全球專家交流,也讓台灣掌握最新研究並應用於臨床,除國際專家,會議也匯聚台大、榮總、長庚、亞東等權威教授,分享耳神經電生理學、核磁共振、智能手機眩暈檢測、兒童聽損基因與精準治療等議題,提升國內耳神經疾病診療品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