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30歲男罹糖尿病、脂肪肝 醫授4招助他降血糖、血脂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1名30歲軟體工程師因沉迷線上遊戲,在去年春節期間,飲食、作息失控,假期結束後,被母親「壓著」就醫,檢查報告顯示,空腹血糖149 mg/dL、糖化血色素6.8%、三酸甘油脂250mg/dL,不但有糖尿病、高血脂、同時也有脂肪肝等問題;醫師建議他,調整飲食、睡眠、適度補充營養素與礦物質,以及藥物治療,2個月後,他的糖化血色素進步到5.9%、三酸甘油脂下降到160mg/dL,重拾健康。
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許芷瑜指出,今年年假長達9天,如果在假期間,受到美食誘惑或熬夜狂歡者年後千萬要記得做適度調整。
含糖咖啡、加工食品+熬夜 增慢性病風險
許芷瑜分享去年的病例指出,這名30歲男病患BMI達32,屬中度肥胖。為了利用難得的長假「練功升等」,每天僅吃一餐,多以速食外送或便當為主;肚子餓了,就翻零食櫃或到超商買洋芋片、麵包,甚至深夜再補一碗泡麵。為了提神,他每天飲用4至5罐含糖咖啡飲品,累到極限才會「補眠幾個小時」,然後再繼續「練功」。
去年年假結束後,雖然發現褲子變緊、襯衫貼身,但仍不以為意,直到媽媽強烈要求,才到診所就醫。檢出糖尿病、高血脂和脂肪肝等問題。
許芷瑜推測,患者的血糖可能早已偏高,但卻未曾察覺。他在假期間頻繁喝含糖咖啡飲品不但攝入過多精緻糖,也會干擾自律神經系統,造成血糖波動與腸道功能失調;喜好加工食品導致胰島素阻抗和肥胖;長期熬夜破壞生理晝夜節律,使得代謝系統紊亂,最終提高慢性病風險。
調整飲食、睡眠 藥物治療+補充營養素很重要
為了避免情況惡化,許芷瑜提出4點建議給他,男病患一度抗拒,但後來也接受建議,2個月後,糖化血色素和三酸甘油脂都有進步,整體的狀態與精神也都明顯變好。
●飲食調整:先以原型食物為主、減少加工食品,增加蔬菜與蛋白質攝取量,可輔以211餐盤的比例維持營養均衡。降低咖啡因攝取量。
●適度補充營養素與礦物質:像是鎂可以輔助改善胰島素敏感度、讓血糖更穩定;又例如Q10可以幫助抗氧化、調整粒線體功能和血脂肪。。
●藥物治療:除了控制血糖外,也同步進行體重管理。
●調整睡眠:規律作息、不要日夜顛倒或熬夜,建議至少睡滿6-7小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