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冬至不只吃湯圓! 中醫曝1湯1穴補腎護陽氣

2024/12/18 20:48

冬至進補,中醫師推薦性味平和的四神湯,適合全家大小一同食用;示意圖。(資料照)

冬至進補,中醫師推薦性味平和的四神湯,適合全家大小一同食用;示意圖。(資料照)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週六(21日)就是「冬至」,一提到冬至許多人就想到吃湯圓,不過除了吃湯圓,其實冬至也是補養身體好時機!信義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林坤立指出,在此時節補養「腎陽」能事半功倍,食補建議選不挑人的四神湯,來調理身體機能;另外,起床或睡前可多按壓背部的「腎俞穴」,有補腎顧腰的效果。

林坤立表示,從大自然的變化來看,從冬至開始,太陽的照射會由地球的南回歸線慢慢向北回歸線轉移,因此北半球白晝會慢慢加長,夜晚則漸漸縮短,以能量的角度來看,我們身處的北半球,環境中的陽氣在慢慢回升,陰氣在逐漸減少,所以就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在這個陽氣漸增的初期,補養身體根本的「腎陽」,會有順勢而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至前後保養 慎防心血管疾病

林坤立指出,在冬至前後,因為氣候寒冷且日夜溫差大,容易導致心臟病或高血壓病患者的病情加重,中風的發病率也會增加。因此在這期間,不論老小都要特別注意保暖,本來就有心血管疾病問題的人更要提高警覺,隨時觀察和注意身體變化,適當服用藥物控制病情,如有不適必須盡快求醫。

中醫師提醒,在冬至前後,因為氣候寒冷且日夜溫差大,容易導致心臟病或高血壓病患者的病情加重,中風的發病率也會增加;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中醫師提醒,在冬至前後,因為氣候寒冷且日夜溫差大,容易導致心臟病或高血壓病患者的病情加重,中風的發病率也會增加;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他建議冬至前後的保養注意3點:

1.避寒就溫:冬至前後氣溫偏低,一定要及時增添衣物,但穿得過緊會影響血液循環,所以要選保暖性能好且柔軟寬鬆的衣服。若在嚴冬時節,更要注意長者和體弱者可能出現體溫偏低的情況,應減少戶外活動,善用保暖物品(如電暖器、電毯、暖暖包…)以免受寒。

2.早睡晚起:冬至時節夜半到清晨的氣溫特別寒冷,身體需要消耗更多能量來維持體溫,因此我們應該適當增加睡眠時間,晚上盡早睡覺,早上醒來也不要過早外出活動,才不會過度損傷陽氣。

3.適時進補:順應大自然的變化,冬至是很棒的進補時令,可以適量食用羊肉爐、牛肉湯、麻油雞、薑母鴨等有補益效果的食物,但要注意不可過量,否則就容易出現內熱上火如血壓升高、口破、皮膚癢疹、痔瘡出血,或腸胃積滯如消化不良、便秘的情況。

林坤立強調,進補需要留意個人的體質,否則可能適得其反,如果不確定體質,建議使用性質溫和的平補食物,如蓮子、芡實、山藥、銀耳等。最好能與合格中醫師諮詢,分析個人的體質情況後,再選擇最適合的進補方案。

中醫師提醒,冬天進補注意不可過量,否則就容易出現內熱上火如血壓升高、口破、皮膚癢疹、痔瘡出血,或腸胃積滯如消化不良、便秘的情況;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中醫師提醒,冬天進補注意不可過量,否則就容易出現內熱上火如血壓升高、口破、皮膚癢疹、痔瘡出血,或腸胃積滯如消化不良、便秘的情況;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四神湯 全家都適合

至於冬至食補,他推薦性味平和的四神湯,適合全家大小一同食用。

食材:蓮子、芡實、茯苓、山藥各1.5兩。

作法:洗淨藥材後,先將蓮子、芡實以溫水浸泡一小時,放入電鍋中,加入約1000cc的水,外鍋2碗水,先煮20分鐘,再加茯苓、山藥,煮至熟透,加適當之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調理身體機能,適合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容易腹脹或腹瀉體質者。

中醫師指出,按壓背部的「腎俞穴」有補腎顧腰的效果。(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中醫師指出,按壓背部的「腎俞穴」有補腎顧腰的效果。(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腎俞穴 早晚可多做

除了食補,養護腎氣,也可自行按壓背部的「腎俞穴」,位置約在雙手叉腰的高度,按摩前先將雙手手掌搓熱,再將掌心貼到脊柱兩旁的腎俞,上下摩擦讓局部也發熱起來,每天早上起床或睡前可多做,能達到良好的補腎顧腰的效果。

林坤立提醒,冬至也是三九天(一年之中最冷的時段)的第一天,在這時期利用陽氣較盛的藥材敷貼在特定穴位,進行「三九貼」也有利於養護陽氣,增強抵抗力,對一些慢性虛寒性症狀,如手腳冰冷、鼻敏感、氣喘、消化功能差等,也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信義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林坤立。(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信義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林坤立。(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