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健康網》腸病毒仍活躍 醫:照顧者注意4大前驅症狀

2024/12/14 10:57

健康網》腸病毒仍活躍 醫:照顧者注意4大前驅症狀

近期腸病毒肆虐,不少國小以下幼童受害。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相關新聞請見

5天大新生兒染腸病毒重症 疾管署估1月中下旬脫離流行期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你的孩子正為腸病毒感染所苦嗎?或是因腸病毒正在停課,傷透腦筋呢?近年各式傳染病肆虐,因為氣候變遷使得傳染病流行季節改變,過去在夏季常見的腸病毒,即使到了冬季仍有相關個案。

兒童急診主治醫師謝宗學在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說明,近幾年冬天不像冬天,身處亞熱帶區域的台灣,即使到了 12 月份,才感受到些微寒意,也讓原本盛行於夏天的腸病毒,在冬天仍然活躍。

謝宗學表示,絕大多數腸病毒重症發生於 5 歲以下的兒童,腸病毒重症治療原則最重要的是即時辨識重症前驅症狀,然後依照疾病分期,給予適當的療程。重症前兆病徵有:嗜睡、肌躍型抽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持續嘔吐。

腸病毒前驅症狀。(圖取自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腸病毒前驅症狀。(圖取自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同時最重要的是,照顧罹患腸病毒的孩子,家長必須注意孩子是否出現4項重症前驅症狀,只要出現其中一項前驅症狀,建議立即帶孩子給小兒科醫師看診,評估是否真的進入重症病程。若確定或高度懷腸病毒重症,請儘快帶孩子到大醫院治療。

若家長對於判斷重症前兆病徵覺得困難,觀察重點可以先放在孩子用藥物退燒後,活力精神是否有顯著恢復。若沒有,建議帶孩子給小兒科醫師看診。

謝宗學表示,腸病毒重症治療的成敗,除了醫療機構的救治能力外,常跟開始治療時的疾病分期相關。若開始治療重症的時間屬於疾病分期中的最後一期「心衰竭期」,治療成功的機率明顯下降。因此,及早辨識重症,在重症演變到心衰竭期之前積極介入治療,可以增加治癒成功的機率。

疾管署表示,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暴增14.8%,感染者以幼童與國小以上學童偏多。11月17日到23日,門急診就診共有2萬6077人次,疫情呈上升趨勢,同時就診人次以0歲到4歲幼童為主,但5歲到9歲以及10到14歲占比持續增加。同時以克沙奇A16型最多,其次為克沙奇A6及克沙奇A2型,克沙奇A16型與克沙奇B4型各1例,其中5例為未滿1歲幼童。

疾管署提醒,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