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女嬰染腸病毒併發症多 單週265班停課!下半月疫情高峰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國內腸病毒疫情處於高點波動,衛福部疾管署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為南部未滿1個月女嬰,併發心肌炎、肝炎、無菌性腦膜炎,現於加護病房持續觀察中。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上週逾1.9萬人次就診,為歷年同期最高,校園腸病毒265班停課,預計疫情11月下旬達到高峰,12月下旬才會脫離流行期。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女嬰本身是早產兒、體重偏低,出生後1週出現發燒、皮膚斑點等症狀,並在腦脊髓液中檢出腸病毒,後續有呼吸急促、心跳過速、活動力下降等症狀,一些生理數據也異常,轉入加護病房,通報腸病毒併發重症,包含心肌炎、肝炎、無菌性腦膜炎,目前體溫恢復正常、四肢肌力也是滿分,但仍在加護病房持續觀察中。
林詠青指出,此例女嬰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B4型併發重症,為今年全國第6例腸病毒重症。經疫調發現,個案出生前2週,母親與同住家人都沒有感冒症狀,出生後至今未返家,均待在醫院,沒有社區接觸史,而住院期間的接觸者也無腸病毒症狀,感染源頭有待釐清,研判可能是遭到無症狀帶原者感染。
林詠青說明,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在母體中透過胎盤,或於產婦分娩過程被傳染,或是產後與其他人接觸造成染病。必須特別提醒,新生兒感染腸病毒經常會有發燒、食慾下降、躁動,以及可能皮膚出疹、腹瀉、嘔吐等症狀,比較嚴重甚至引發凝血功能異常、心肌炎、肝炎、腦炎、敗血症等,家中有嬰幼兒的成人,在外應避免與病患接觸,外出返家接觸嬰兒時要先更衣,以降低小孩感染腸病毒風險。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1萬9460人次,較前一週1萬8594人次上升4.7%,疫情呈上升趨勢且處流行期,預期未來1週仍是高點波動狀態。
曾淑慧指出,上週校園腸病毒共265班停課,較前一週的183班成長,今年主要流行克沙奇A型,尤其16型、A10型、A6型占比9成以上,疫情較高主要與型別多,以及新冠疫情期間感染人數少,累積的易感族群多等因素有關。
曾淑慧說明,目前腸病毒疫情處於上升到持平階段,預估最高峰落在11月下旬,屆時單週會有2萬例就診,之後疫情趨緩,可望於12月下旬脫離流行期。
疾管署統計,今年累計6例腸病毒重症,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及克沙奇B4型1例,其中5例為未滿1歲幼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