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科技控糖雙管齊下 糖尿病患者享受生活不受限

2024/10/30 14:16

童綜合醫院引進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GM)及胰島素幫浦,幫助糖尿病患者重新擁有自由自在的生活。 (記者歐素美攝)

童綜合醫院引進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GM)及胰島素幫浦,幫助糖尿病患者重新擁有自由自在的生活。 (記者歐素美攝)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48歲張姓女子,6年前健檢發現血糖過高,雖服藥控制,3年前突然出現酮酸血症(酮酸中毒)緊急被送往童綜合醫院,入住加護病房救回一命,經醫師建議使用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GM)及胰島素幫浦系統,不用每天扎針就可知血糖高低,系統並可自動偵測並精準補充胰島素,讓她表示,不用每天扎手指及驗血糖,生活品質大大提升,人生從黑白變彩色。

衛生福利部統計,糖尿病自2022年起已是台灣死亡率成長最多的三大疾病之一,2023年並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五名!童綜合醫院自2022年引進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GM),並開始使用胰島素幫浦,幫助糖尿病患者重新擁有自由自在的生活。

48歲張姓女子表示,她原本血糖略高,但一直吃藥控制,因為晚婚,3年前為了備孕而注射胰島素,不料,有一天突然感到偏頭痛不舒服,被緊急送到童綜合,住加護病房9天才挽回一命。由於其胰島素阻抗比較厲害,長期打胰島素對打針感到很害怕,而且就算她按時注射胰島素,時常量血糖,仍發現血糖會忽高忽低,有時一天要手指扎針8、9次測血糖,苦不堪言。

張女說,經醫師建議,她使用連續血糖監測,只要7天在手臂更換埋針,3天更換腹部的780G胰島素幫浦軟針,就可透過手錶及儀器,清楚監測血糖變化,不用一直扎針及測血糖,而且自己打胰島素一次打到滿,血糖大幅下降時會很難受,但胰島素幫浦會每5分鐘自動補充注射,再也不用忍受低血糖時發抖不舒服,還可自由吃美食,控糖更自由自在。

童綜合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曾耀賢表示,糖尿病是因胰臟功能不全,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作用不佳,導致血糖過高的慢性代謝異常疾病。

目前主要分為第一型糖尿病,即胰島細胞遭破壞,造成先天胰島素缺乏,好發於4-7歲或10-14歲孩童;第二型糖尿病,因遺傳或不當生活習慣引發糖尿病,好發於成年階段;另有有1.5型糖尿病,是一種潛伏性成人自體免疫糖尿病,是成人階段才發展出來的第一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與其他型糖尿病等。

曾耀賢表示,糖尿病治療目標是控制並穩定血糖,防止各種急性與慢性合併症。以往要扎手指測血糖,患者並需自行注射胰島素,患者生活品質受到影響。應用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CGM)與780G胰島素幫浦,全方位智能控糖,能根據CGM的數據立即調整胰島素的輸注,按照血糖上升速度每5分鐘自動補打劑量,讓日常管理血糖變得更加輕鬆。

特別是,第一型糖尿病病友經常有找不到原因的血糖上升情況,這些都可以藉由胰島素幫浦幫助控制,就像裝設類人工胰臟一般,穩定調控血糖不用煩惱。

張女展示其手臂上埋設的連續血糖監測系統。(記者歐素美攝)

張女展示其手臂上埋設的連續血糖監測系統。(記者歐素美攝)

張女表示,透過埋在其手臂的連續血糖監測及埋在腹部的780G胰島素幫浦軟針,就可透過手錶及儀器,清楚監測血糖變化及隨時補充胰島素,大大改善其生活品質。(記者歐素美攝)

張女表示,透過埋在其手臂的連續血糖監測及埋在腹部的780G胰島素幫浦軟針,就可透過手錶及儀器,清楚監測血糖變化及隨時補充胰島素,大大改善其生活品質。(記者歐素美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