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非病毒性肝炎致癌增2倍! 醫示警:年輕人成漏洞
〔記者黃宜靜/台北報導〕肝癌連續40年高居癌症10大死因前2名,政府為此積極投入肝炎篩檢及治療,罹癌發生人數雖逐漸下降,唯死亡率卻未同步降低。醫師表示,據統計,非病毒性肝病致癌比例增近2倍之多,原因為過量酒精攝取、肥胖和脂肪肝等問題,且有年輕化趨勢,但國健署篩檢計劃尚未納入非病毒性肝病,可能成肝癌防治漏洞。
肝臟「沉默器官」 早期病變難察覺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副院長高嘉宏指出,台灣每年新增1萬1千名新發肝癌患者,因肝癌死亡則為7000人。肝癌發展通常是有跡可循,許多患者早期罹患慢性肝炎,未持續治療,恐導致肝硬化,而發展為肝癌,形成所謂的「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高嘉宏表示,雖然藉由病毒性肝炎的篩檢與治療可降低肝癌的發生率,但當肝炎已進展至肝硬化,或是非病毒性肝病,例如酒精性肝炎或代謝異常相關脂肪肝病(MASLD)時,依然可能發展為肝癌。由於肝臟缺乏痛覺神經,早期病變難察覺,往往待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壓迫肝臟表面或侵犯鄰近器官時,才會出現症狀,屆時多已晚期,死亡率高。
非病毒性肝病致癌年輕化 與飲酒有關
近年來非病毒性肝病比率增,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指出,據統計,B、C肝炎引發的肝癌雖占多數,分別為6成、3成,但非病毒性肝病致癌比例近5年來持續增加,增加近2倍之多,顯示許多民眾忽略過量酒精攝取、肥胖和脂肪肝等風險因素。
蘇東弘進一步分析,由於年輕人多有接種肝炎疫苗,患B、C肝比率降低,非病毒性肝病致癌呈現年輕化趨勢,尤其年輕女性罹患酒精性肝炎比例增加,提醒民眾適量飲酒,女性每日飲酒不超過1單位、男性則不超過2單位。
非病毒性肝病 盼國健署納入篩檢
國健署篩檢計劃涵蓋基礎肝功能檢查、病毒性肝炎篩檢,但非病毒性肝病尚未納入,可能使肝癌防治出現漏洞。蘇東弘說明,超音波檢查、血液檢驗為肝癌篩檢重要方式,而血液檢驗特定生物標記有助於找出肝臟潛在病變,建議國人應定期檢查,盡早發現異常,及時介入治療。
蘇東弘表示,診斷代謝異常脂肪肝時,會先透過超音波檢查、組織切片等確認是否患有脂肪肝,若合併有體重過重(BMI≧23)、第2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高血壓、三酸甘油脂≧150mg/dL、高密度膽固醇男性≦40mg/dL或女性≦50mg/dL,5者中1項者,即為代謝異常脂肪肝。
護肝日常遵守3原則、定期篩檢
蘇東弘表示,目前國健署已有提供45-79歲民眾、40-79歲原住民終身1次免費B、C肝炎篩檢,更建議患有B、C肝炎者,每半年進行肝癌篩檢。同時,高嘉宏也呼籲民眾,遵守保肝3準則,包括:作息正常、均衡營養、保持旺盛體力。
晚期肝癌治療 多種方案可選擇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師劉宗灝指出,約3成肝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意味著腫瘤已擴散至肝外,或侵犯大血管,使手術治療變得困難,建議這類患者採取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等全身性療法。
劉宗灝表示,目前已有3種藥物納入健保給付,適合給付條件的患者可以申請使用,其中包含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療法,利用雙重藥物機轉,有機會縮小腫瘤,延長晚期患者的存活期。雖晚期肝癌較難治癒,但透過最適治療方案,以控制癌細胞,避免惡化的治療目標,改善生活品質與生存機會。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