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適當補水提升運動表現 3重點判斷是否足夠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運動要適時補水,對運動員來說更關係到運動表現。醫師陳柏長引述國外研究表示,適當的補水策略是維持運動表現和身體健康的關鍵,可以從3個重點判斷水分攝取是否足夠,包括:監測體重變化、觀察尿液顏色、注意口渴感。
陳柏長在臉書專頁「陳柏長醫師 乳房疾病診療 跑步運動分享」發文分享,對於15歲以上從事競技運動的運動員來說,適當的補水策略是維持運動表現和身體健康的關鍵。水分不僅影響體溫調節,還直接關係到肌肉功能和心血管系統的運作。
運動前、中、後補水策略
他表示,在運動開始前2至4小時,建議運動員飲用約5至7毫升/公斤體重的水分。這有助於確保身體處於良好的水合狀態,為即將開始的運動做好準備。
他提到,運動中應根據個人體質、環境溫度和運動強度,每15至20分鐘飲用150至350毫升的水或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這有助於補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維持體液平衡。
運動結束後,他建議,補充相當於體重減輕量1.5倍的水分。例如:如果運動後體重減輕了1公斤,則應飲用約1.5升的水,以充分補充流失的水分。
水分攝取3重點
●監測體重變化:在運動前後測量體重,了解水分流失的情況。每減少1公斤體重,意味著流失了約1升的水分。透過這種方法,可以精確地調整補水量。
●觀察尿液顏色:淺黃色或透明的尿液表示水合狀態良好;深黃色則可能表示需要補充更多水分。這是一種簡便且實用的方法來評估身體的水合程度。
●注意口渴感:口渴是身體缺水的信號,但當感到口渴時,已經處於輕度脫水狀態。因此,應該養成定時補水的習慣,而不僅僅依賴口渴感。
陳柏長表示,適當的補水策略能夠提升運動員的表現,並降低脫水引起的健康風險。透過科學的方法監控水分攝取,競技運動員可以在賽場上保持最佳狀態,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