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當心烤出「一級致癌物」! 食藥署5招遠離致癌風險

2024/09/11 12:03

煙燻燒烤過程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 (記者邱芷柔攝)

煙燻燒烤過程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 (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又到了中秋揪團烤肉時節,但煙燻燒烤過程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11日)分享烤肉「5招」,教民眾安心烤肉,遠離致癌風險。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蕭惠文指出,PAHs可能會透過不完全燃燒的煙霧或熱裂解反應產生,如果烤肉的操作方式不當,就可能導致PAHs污染到食品,進而影響攝食安全。

食藥署分享烤肉「5」招,第一,選擇通風良好的場所,避免吸入過多煙霧。第二,等待炭燃燒穩定,「不冒煙」時再進行食材燒烤,減少炭火煙霧接觸食材。第三,易出油或出水的食材,建議包覆或適當阻隔後再燒烤,避免油脂或水分滴落燃料產生煙霧。第四,對於難熟的食材,建議「先蒸煮再燒烤」,減少燒烤時間也能避免燒焦。第五,燒焦部位可能累積較多致癌物質,應去除避免食用。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蕭惠文指出,PAHs可能會透過不完全燃燒的煙霧或熱裂解反應產生,如果烤肉的操作方式不當,就可能導致PAHs污染到食品,進而影響攝食安全。 (記者邱芷柔攝)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蕭惠文指出,PAHs可能會透過不完全燃燒的煙霧或熱裂解反應產生,如果烤肉的操作方式不當,就可能導致PAHs污染到食品,進而影響攝食安全。 (記者邱芷柔攝)

蕭惠文也提醒,烤肉時可搭配各種新鮮蔬菜水果一起食用,還要多補充水分,避免飲用太多含糖飲料及酒類飲品,減少熱量攝取,可以吃得更放心,此外,塗刷醬料時應適量,減少過多鈉及糖分的攝取,享受食材原味。

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高彩華指出,PAHs含有碳與氫原子,是有多個環狀結構的化合物,其中含有4個以上的苯環較為安定,但毒性也較強,尤其「苯駢芘」有20個碳、12個氫,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1級致癌物。

高彩華也分享,其實燒烤不一定需要使用非常高的溫度,可以透過拉開食材與熱源的距離,減少煙霧附著在食物上,並可考慮使用電烤箱或氣炸鍋來取代炭烤。日本研究也指出,可等木炭溫度穩定後在上面放上浸過水的濕木炭,除能減少煙霧,還可提供水蒸氣幫忙加熱食材,鎖住肉汁保持鮮嫩,還不容易烤焦。

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高彩華指出,「苯駢芘」有20個碳、12個氫,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1級致癌物。 (記者邱芷柔攝)

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高彩華指出,「苯駢芘」有20個碳、12個氫,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1級致癌物。 (記者邱芷柔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