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中暑後要吃豆腐? 營養師推「5飲食」緩解不適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天氣炎熱走在路上熱到頭昏眼花,甚至出現頭暈頭痛的症狀,小心你中暑了!營養師李立慈表示,中暑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休克、多重器官衰竭而增死亡風險,不容小覷。她提供5種飲食協助國人舒緩中暑帶來的不適感,包括電解質飲、水、高含水蔬果、稀飯,連豆腐也入榜。
李立慈在臉書專頁「Liz營養師飲食日常」發文分享,當出現發燒40°C、頭暈頭痛、無法出汗、皮膚乾燥、面部潮紅、意識不清、橫紋肌溶解等症狀時,很可能就是中暑了。中暑嚴重時會導致休克、多重器官衰竭而增死亡風險,不能輕忽,尤其是中暑高危險群,兒童、年長者、肥胖者、運動員、服用特定藥物者、高溫環境工作者,需特別留意。她也推薦了4種可以預防中暑的飲食以及5種中暑後可以補充的食物,幫助國人維持身體健康。
4種預防中暑飲食
●富含鉀的食物:香蕉、菠菜、花生、無加糖番茄汁...等,有助於身體排水排尿,進而散熱。
●高含水蔬果:西瓜、葡萄、水梨、冬瓜...等,具有退火消暑的作用。
●富含維生素C蔬果:紅心芭樂、奇異果、青椒、苦瓜...等,能幫助降火氣。
●湯水類:水、番茄汁、冬瓜湯、苦瓜汁、綠豆薏仁湯。
5種中暑後可攝取的飲食
●水:有助新陳代謝,進而排汗降溫,建議每日至少喝體重*30c.c.的「白開水」。少量分次補充,單次不要超過500c.c.。
●電解質飲:因大量流汗時,鉀離子大量流失,體內電解質會不平衡。
●稀飯:中暑恐造成身體組織缺血、腸道黏膜受損,進而使腸道細菌進入體內而引發敗血症,適當補充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有助維持腸黏膜健康。
●豆腐:鹽滷與石膏具有豐富的礦物質,能幫助身體解熱,維持電解質平衡。
●高含水蔬果。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