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穿錯鞋恐傷膝蓋、脊椎 醫曝「挑鞋4原則」減低負荷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你是否有走路逛街一整天腳底痠痛到不行的經驗?或是因為工作需求要長時間站立走動,常常感覺膝蓋不適?台中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表示,人在走路及站立時,腳底和膝關節需要承受很大的重量,容易對脊椎與膝蓋造成負擔。因此,選對鞋子相當重要,嚴可倫分享挑選好鞋4原則,鞋跟不過高、鞋底有厚度、鞋子有彈性、有足弓設計,幫助國人減緩雙腳疼痛。
嚴可倫在臉書專頁「有溫度的嘮叨 台中光田骨科 嚴可倫醫師 脊椎關節骨鬆專業 - 骨筋中外」發文指出,當我們在走路及站立時,腳底和膝關節經常需要承受超過體重2-3倍的重量,同時需要吸收地面帶來的衝擊力,若無法分散力量,可能會導致脊椎與膝蓋的負擔。因此,挑選一雙好鞋不僅能幫助減輕雙腳疼痛,也有助於吸收衝擊、減低負荷。
挑選好鞋4原則
●鞋跟不過高:長時間穿高跟鞋走動,容易使腳部與膝蓋出現不適感。因為高跟的鞋子會讓身體重心放在膝蓋前方,腳踝也會變得不穩定,造成膝關節負擔。建議日常鞋款選擇以「鞋跟約1-2公分」為佳,這個高度可以讓膝蓋受力更平均,阿基里斯腱也較不容易過度延展,避免痠痛。
●鞋底有厚度:有些人喜歡穿全平底的休閒鞋或是夾腳拖,但這類鞋款並不適合長時間走路,避震效果有限、無法保護足底,容易讓肌肉疲乏無力,甚至引發足底筋膜炎。建議挑選「鞋底至少有1公分厚度」的鞋子,不僅穿著體驗更加舒適,也能有效保護足弓與膝關節。
●鞋子有彈性:有些材質較硬、沒有延展度的鞋子,容易讓腳步動作無法自然流暢,受限於鞋子的形狀,進而增加膝關節負擔。建議選擇「有彈性但不過軟」的鞋款,除了具有保護腳踝的功能,也能減少對腳底的壓力,同時走路步態也能更加順暢與舒適。
●有足弓設計:足弓在走路時有吸震及緩衝的作用,減少下肢關節與脊椎的受力,但若是長時間使用,可能會導致足弓的壓迫甚至損傷,進而出現腳底僵硬疼痛的狀況。建議挑選「有足弓設計」的鞋子,不僅能輔助維持良好平衡,讓腳底更平均的承受身體重量,更能有效預防膝蓋損傷的不適感。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