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PRP注射療法 緩解泥水匠老翁足踝多年疼痛

2024/08/12 11:31

83歲鄭姓老翁左腳踝關節退化疼痛,經以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簡稱PRP)注射療法,成功治療,約一個月即可正常走路,不再疼痛。 (慈濟提供)

83歲鄭姓老翁左腳踝關節退化疼痛,經以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簡稱PRP)注射療法,成功治療,約一個月即可正常走路,不再疼痛。 (慈濟提供)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83歲鄭姓老翁雙腳踝關節退化導致疼痛,忍痛多年後,2年前自費更換右腳人工踝關節,但已無力再負擔左腳踝更換費用,經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呂傳欽建議,改以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簡稱PRP,Platelet-Rich Plasma)注射療法,成功治療!可正常走路,不再疼痛。

呂傳欽指出,肩關節、膝關節等慢性疼痛,保守治療可考慮PRP注射療法。但患有血小板功能障礙、急性或慢性感染疾病、肝臟慢性疾病,以及正在接受抗凝血治療的病人就不適合,須由醫師評估。

鄭姓老翁年輕時是泥水匠,30年前在工地不慎受傷,右小腿骨折,忍痛遲遲沒有就醫,走路重心在左腳,長年累月造成左腳踝退化,重心再換到右腳,導致右腳踝也退化,雙腳踝疼痛、寸步難行。不得已至骨科自費更換右腳人工踝關節,但左腳踝問題未解,走路依然疼痛不穩,止痛藥劑量越吃越重,不時到醫院注射止痛藥。

鄭翁表示,骨科醫師說左腳踝也要更換人工踝關節,但他無力再花高昂費用,才輾轉至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尋求止痛方法。

呂傳欽診斷鄭翁左腳踝為退化性關節炎,關節腔內軟骨磨損,致間隙變窄,左腳踝關節兩端皆有骨髓水腫。考量患者經濟狀況,建議其嘗試PRP療法先緩解疼痛。經在骨髓水腫、踝關節內側與外側注射PRP,注射3次後,鄭翁左腳踝已不會疼痛,至今逾半年,走路完全正常。

呂傳欽表示,PRP有豐富的生長因子,可刺激患部組織修復及再生。療法是抽取自身血液約10至15CC,經離心後抽取上層的血小板血漿,然後透過超音波導引注射進病人患部組織,約2至4周施打一次,療程約3到5次不等。

呂傳欽指出,PRP療法可促進身體各處肌腱、韌帶等軟組織修復,可應用於神經受壓迫及關節內的軟骨或半月板受損等,以減輕疼痛,部分病人可因PRP療法而免於手術。不過,PRP療法目前尚未列入健保給付,療效因人而異,通常第1次注射後數天就能感覺到療效。

PRP療法是抽取自身血液,經離心後抽取上層的血小板血漿,然後透過超音波導引注射進病人患部組織。(慈濟提供)

PRP療法是抽取自身血液,經離心後抽取上層的血小板血漿,然後透過超音波導引注射進病人患部組織。(慈濟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呂傳欽表示,肩關節、膝關節等慢性疼痛,保守治療可考慮PRP注射療法。 (慈濟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呂傳欽表示,肩關節、膝關節等慢性疼痛,保守治療可考慮PRP注射療法。 (慈濟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