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6旬男子罹患糖尿病定期抽血檢查 意外發現7公分大肝腫瘤

2024/08/01 10:45

光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彭仲毅(右)表示,王男(左)罹患肝癌,手術切除後恢復良好。(記者歐素美攝)

光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彭仲毅(右)表示,王男(左)罹患肝癌,手術切除後恢復良好。(記者歐素美攝)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62歲王姓男子患有糖尿病,例行回診抽血檢驗,意外發現篩檢罹患肝癌的「甲種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以下稱AFP)數值較高,光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彭仲毅提醒糖尿病患者,血糖過高時,體內器官像浸在糖水中,肝臟易呈現低度發炎狀態,王男幸早期發現,肝癌約1-2期之間,經自費進行達文西機械手臂切除病灶,術後恢復良好。

王男因患有糖尿病,今(2024)年初回診時抽血檢查發現AFP數值達10.5,診所安排其進行腹部超音波,在影像檢查中發現問題,當即軤他轉診光田綜合醫院進行完整的肝臟機能檢查。經肝膽腸胃科進行電腦斷層後,在肝臟左下處發現近7公分的腫瘤,一般外科立即為他安排進行「達文西機器手臂肝臟切除術」。

彭仲毅表示,王男為B型肝炎帶原者,並發展為慢性B型肝炎,加上有抽煙、飲酒習慣,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但罹患肝癌並未出現任何不適。強調,肝臟是沉默的器官,不是不無道理,因為肝臟沒有神經,在輕微發炎、肝硬化時都不會感到任何異狀。當患者發覺症狀時,往往都是腫瘤大到碰觸肝表面神經,才會感到疼痛,此時肝臟也差不多要罷工了。

彭仲毅指出,目前肝癌治療仍以「手術切除」為主,如果能大幅度保留肝臟並清除腫瘤,將提高治癒率,未來也不易復發。相比傳統開放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因配有3D影像系統,能提供放大10倍的高清視野,且鏡頭與器械能在腹腔內靈活轉彎,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死角,讓醫師得以更加精準地清除癌細胞,保留大部分健康組織。

此外,手術傷口小,癒合後不到5公分,相比以往需在肋骨下劃開近40公分的「賓士型」切口,達文西手術減少了術中出血量和對周圍組織的損傷,降低術後痛感。最快3天即能出院,傳統手術則需住院14天,王男因考量其年紀及後續休養計畫,住院5天即返家休養。

彭仲毅提醒患者「定期檢查、及早發現」,並與醫師討論治療方案,可以顯著提高治癒率。此外,積極治療及術後休養,依循醫囑培養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有助於加速恢復肝臟健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