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首例境外移入屈公病 20多歲外籍人士從菲律賓來台
〔記者黃良傑/高雄報導〕高市衛生局今天宣布發現高雄首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確診個案,是一名20多歲的外籍人士,7月19日發病確診並通報,7月18日自菲律賓入境,在小港機場發燒篩檢站隨即抽血檢驗登革熱及屈公病,同日至診所就醫,隔日實驗室檢驗結果屈公病陽性,立即安排住院觀察。
高市首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確診個案,經疫調7月17日出現發燒、肌肉關節痠痛等症狀,7月19日實驗室檢驗結果屈公病陽性,隨即安排住院觀察,高雄市防疫團隊已於確診案通報第一時間,針對居住地50公尺範圍,執行地毯式強制孳生源檢查及噴藥滅蚊等緊急防治工作。
衛生局指出,屈公病與登革熱相同,都是藉由帶病毒的白線斑蚊或埃及斑蚊叮咬而感染,潛伏期2至12天,發病前2天至發病後5天可傳染期,症狀包括突然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特別是手腳的小關節、手腕和腳踝)、頭痛、噁心、嘔吐、疲倦、肌肉疼痛,約半數患者會出現皮疹;大多數患者約在7至10天內可康復。
衞生局強調屈公病與登革熱一樣,都是透過帶有病毒的白線斑蚊或埃及斑蚊叮咬而感染,屈公病潛伏期2至12天,發病前2天至發病後5天為病毒血症期,感染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呼籲民眾前往登革熱或屈公病流行地區,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避免蚊蟲叮咬。
衛生局表示,無論是屈公病或登革熱,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均為清除孳生源,民眾應定期檢視戶內外環境,並澈底清除積水容器,防止病媒蚊孳生。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