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手術後2個月「皮膚有紅點」 醫驚:乳癌復發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乳癌名列女性10大癌症發生率第1位,且近年來死亡率並未明顯改善,且治療後再度復發,是許多病友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林小姐在2年前摸到乳房硬塊、確診乳癌,雖配合治療,傷口附近卻在開刀後2個月出現類似小米粒的東西,一檢查才知道是乳癌復發,後來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迄今沒有再復發。
現年40多歲的林小姐在2年前摸到乳房有硬塊,最一開始實在「不想面對」,一段時間後才診乳癌。她說,面對各種治療時,有種難以言喻、未知的恐懼,完全不知道治療之後會發生什麼事,但她仍配合醫囑完成療程,沒想到手術後2個月摸到皮膚有一顆一顆像是小米粒的東西,表面還有些發紅。
林小姐的主治醫師、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進一步指出,林小姐確診時已經是第三期、腫瘤非常大,且癌細胞具有抗藥性,因此術前的化學治療收效甚微,術後的皮膚紅點其實就是乳癌的局部復發症狀、代表癌細胞已經侵襲皮膚,再度手術後本該進行放療,但因傷口恢復不佳而不斷延後。
陳守棟說,當時健保尚未給付未轉移的乳癌患者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但考量病情控制,他建議林小姐先採自費方式使用,把手術後的傷口照顧好,再來進行下一步治療,至今已經過了一年,細胞週期抑制劑有了健保給付、林小姐的病情也並未復發。
乳癌患者的淋巴結陽性、腫瘤大小、腫瘤細胞分化程度及Ki-67指數等,都會影響患者復發風險,其中又以「淋巴結陽性」為最重要的復發因子。陳守棟指出,荷爾蒙陽性患者即使尚未出現轉移,若有超過4顆以上的淋巴結陽性,2年內復發風險可達20%至30%,此類風險患者若使用術後輔助性荷爾蒙療法併用細胞週期抑制劑,有助於降低未來風險。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也指出,健保在今年3月首度給付早期高風險乳癌荷爾蒙陽性的術後輔助治療,正式跟上國際治療指引,且以往健保給付偏重於晚期乳癌,未來也樂見更多早期乳癌治療被納入,將有助於達成「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1/3」的目標。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