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知名中醫猝逝》中醫:夏季護心吃「它」 加碼教按4穴位

2024/06/28 19:29

台北市知名中醫師覺宗宏行醫多年,怎料,21日與家人一同前往日本,卻在旅遊途中因突發性心臟病不幸離世,消息曝光,引起中醫界不捨。(圖取自覺世中醫診所粉專)

〔記者羅國嘉/台北報導〕台北市知名中醫師覺宗宏21日遊日,卻因突發性心臟病不幸離世,引起中醫界不捨。幸福翰醫堂中醫師陳信宏表示,非常惋惜,覺醫師在醫界非常優秀,是值得敬重的前輩。他指出,旅行長時間交通、睡眠不足、跑行程或天氣變化等,都可能導致壓力。所以不管冬天或夏天都要注意心血管,建議可適量吃紅色食材、按壓極泉、神門、血海、三陰交穴護心。而心臟病友應均衡飲食,別只吃單一食物,並適度運動。

陳信宏指出,以中醫觀點來看,心是無形的器官,心主神明,心又主人體血脈,所以較與睡眠、思緒、心血管等有關。因為它包含了很多血液循環系統、神經內分泌系統、自律交感神經系統,這些都歸心管。若只有講到心,它還可歸類到胸的範疇,上胸部位也會屬於心。

陳信宏進一步說,心臟痛為胸痹、胸痛、胸痞、真心痛等在古籍上都有記載。在用藥上會針對患者的描述,給出症狀性用藥。心臟疼痛會出現胸痹、氣短、心痛,或是有些會出現冒冷汗,這就與狹心症、心絞痛有關,甚至還會出現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會從前胸痛到後背。

幸福翰醫堂中醫師陳信宏表示,心臟痛為胸痹、胸痛、胸痞、真心痛等在古籍上都有記載;圖為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有胸悶、冒冷汗和臉色蒼白要注意

陳信宏表示,若發現有血脂、血壓、血糖等三高患者,或有家族史,或平時走路時出現胸痹、氣短、心痛,及體型偏肥胖(BMI超過27),或伴隨偶爾胸悶、夏天時會突然間冒汗、有氣無力、呼吸困難、臉色蒼白、冒冷汗、眩暈、噁心、全身無力等都是高危險族群,要特別注意。

心臟病友別吃單一食材 應均衡飲食

陳信宏強調,日常想護心,除情緒性波動要注意外,由於心開竅於舌,所以與紅色相關,建議可適量攝取赤小豆、山楂、紅鳳菜、紅龍果、胡蘿蔔、番茄、蘋果等都有養心成分,不過,仍建議心臟病患,別只吃單一食材,五色蔬果是最好。並且也要少鹽少油、少碰烤辣炸等重口味、避免一次性大吃大喝。

幸福翰醫堂中醫師陳信宏表示,日常想護心,建議可適量吃紅色食材。(圖取自freepik)

陳信宏說,運動方面,一般民眾建議333原則,也就是30分鐘持續性的運動,但有心臟疾病者,則建議做到心臟有跳稍微快一點即可,像是可步行、緩步跑、跑步、踩單車或游泳、橋式運動、靜態性運動都適合心臟病友,不過要注意,舉重可能有爆發性問題,建議還是經詢問醫師評估去做調整。

陳信宏提醒,除運動、飲食注意外,夏天是養心最好的季節,可按壓腋下正中間的極泉穴,每次5下,持續30秒鐘,建議可在正中午時間去按,因為午時(11點至13點)走心經,在此時按壓極泉穴,可舒緩心跳;或可按壓耳朵上和手上的神門穴,耳朵上按壓方式可由上往後慢慢按壓,而手的方式可以回推按壓。至於女性,由於心與血液相關,而肝又藏血,因此建議可按壓血海穴、三陰交穴。

出國時出現5症狀速就醫

至於突發性心臟問題,陳信宏也呼籲,旅行期間,有時候可能反而更累,長時間的交通、為了跑行程、睡眠不足、天氣變化等,可能反而更有壓力。因此針對有心臟疾病者,建議若出國出現手腳冰冷、抽筋現象、突然喘、莫名冒冷汗、胸痛到背等建議應速就醫。而一般民眾則不用太過恐慌,如果無相關病史,也無三高等慢性疾病,卻有勞累、手腳冰冷建議先休息一下,因為可能與夏季熱傷害有關。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