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零卡安心吃? 「代糖」大解密:小心失智、腦中風

2024/05/28 17:40

醫師建議,最好選擇無糖產品,若要使用代糖,應選擇相對安全的種類;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市售食品,為達減糖零熱量目的,會使用甜味劑增添風味;對此,北秀健康管理診所醫師陳君琳說明,目前代糖可分為天然和人工合成2類,不過有不同研究顯示,人工代糖可能與失智或腦中風有關,最好選擇無糖產品,或選擇甜菊和羅漢果糖等相對安全的種類。此外,她也闢謠,代糖並不會導致肥胖,但可能因為未能完全滿足食慾,反倒吃更多其他食物,導致肥胖。

代糖分天然和人工合成

陳君琳在臉書專頁「精準減重|北秀健康管理診所」發文分享,最近逛超商時,可能會發現許多標榜零卡、零熱量的飲品,吃起來甜甜的,可能都是使用代糖,讓它們沒有熱量,因此藉此分享代糖的秘密。

何謂代糖?陳君琳提到,顧名思義是為了感受到甜味而不攝取熱量。目前代糖可分為天然和人工合成2類,前者為羅漢果糖、甜菊糖,或糖醇類(山梨糖醇、木糖醇、赤藻糖醇)等;後者以糖精、阿斯巴甜、蔗糖素、醋磺內酯鉀等屬人工甜味劑。

糖醇類甜味劑防蛀牙 但易引起脹氣

其中,針對糖醇類甜味劑,陳君琳提及,如口香糖中的木糖醇,有預防蛀牙效果,但天然涼味可能不適合所有人。在低醣烘焙時,常混合使用這些甜味劑,以平衡各自的特性,但要特別注意糖醇類較易被腸道菌發酵,可能引起脹氣或排氣。

陳君琳分享,身體能分辨代糖,舉個例子,第一個廣泛使用的代糖—糖精,於1879年被發現。當時,一位科學家在實驗室做煤焦油研究,意外地發現糖精的甜味,這種甜度比蔗糖高數百倍。當時蔗糖非常昂貴,而糖精既無熱量又便宜,成為《窮人的糖》,因此蔗糖生產商施壓政府,導致很多歐洲國家禁止糖精使用,糖尿病患者才可至藥局購買,普通人則需使用蔗糖。

該如何選擇代糖種類?陳君琳表示,最近有研究顯示,人工代糖可能與失智或腦中風有關,甚至可能影響腸道菌叢分布。不過,每種代糖有不同特性,倒不是以天然或人工來做判斷。因此,若可行,最好選擇無糖產品,若要使用代糖,應選擇相對安全的種類,如甜菊和羅漢果糖,這2種甜味劑較不會刺激血糖上升,且甜度高、用量少。

代糖甜味 恐害身體分泌胰島素

不過,代糖還是會啟動胰島素!陳君琳解釋,有些研究發現,雖然代糖完全沒有熱量,但因味覺上感受到甜味,身體期待熱量進來,便會開始分泌胰島素,所以即使無熱量,有時胰島素還是會升高。

代糖引食慾 易想攝取其他食物

至於吃零卡代糖會變胖嗎?陳君琳透露,身體在感受滿足感時有2個主要途徑,分別為味覺上的愉快感、熱量進入身體的信號。代糖沒有熱量,所以身體無法收到熱量的信號,但可能導致進一步的食慾增加。因此像是飲用零卡可樂後,因未達到真正的滿足感,使其在其他時間攝取更多熱量,進而導致肥胖。

陳君琳進一步說,肥胖和腸道菌叢失衡可能有關,但其實代糖是否會引起肥胖,目前雖未有一槌定音的證據,未來或許會發現其他健康風險,因此現階段建議是選擇無糖產品,代糖還是該適量攝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