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內3度腸阻塞還切腸 竟是結核菌跑到腸子惹禍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結核菌不是只會在肺部,還可能跑到腸子!台中1名60歲男子近半年反覆腹痛,體重驟降10公斤,3個月內3度腸阻塞送急診,但經藥物、切除阻塞小腸,症狀都未改善,還出現腹水,最後化驗判斷是腸道感染結核菌,罹患「腸結核」,給予抗結核藥後,藥到病除,症狀大幅改善。
台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吳明駿指出,肺外結核佔所有結核病約10%到15%,其中腸結核最常見,主要是腸道也是免疫器官之一,一旦人體免疫力下降,較易感染發炎,而腸結核只要未感染到肺部,就沒有空氣與飛沫傳染的風險,治療方式則與肺結核相同,患者應服用抗結核藥物6個月。
吳明駿表示,腸結核症狀包括腹痛、食慾不振、腸胃出血、發燒、盜汗、或體重減輕等,正確診斷並不容易,他提醒,體重減輕、貧血、腹痛超過3個月以上,經治療症狀未緩解,應盡速找專科醫師進一步診斷,及時正確治療。
吳明駿說,現在公衛條件進步,肺結核病的發生率逐年降低,但近來肺外結核的案例有增加趨勢,可能與糖尿病、肝腎疾病、或免疫抑制劑與抗癌藥物的使用有關,除了腸道,腦、心、肝、消化道、腎、腹膜、淋巴、及骨髓等重要器官也可能感染結核菌。
這名男性患者因半年暴瘦10公斤,一度懷疑腸腫瘤,檢查發現他在大、小腸交接處的末端迴腸嚴重狹窄,但切片沒有明顯異常,經藥物、切除阻塞小腸治療,症狀也未緩解,術後3週還出現腹水,進一步化驗,加上抽血白血球指數及症狀做研判,才發現竟是感染結核菌造成,立即投以抗結核藥,治療後腹水消失,也不再腹痛,吳明駿表示,患者完整接受治療後,仍要做腸鏡和影像檢查追蹤,避免復發。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