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超加工食品增肥胖、失智7風險 營養師:1週別吃逾3次

2024/05/24 09:30

營養師指出,當超加工食品在飲食的攝取比例超過總熱量的20%,就可能增加各種健康風險;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超加工食品」透過加工技術,讓食品變得更有吸引力,一口接一口。不過營養師嫚嫚表示,超加工食品危害多,不只會增加肥胖、憂鬱機率,還會帶來焦慮、癌症、失智症、心血管疾病、全因死亡率提升等風險。建議飲食中盡量避免,1週吃的次數最好小於3次,有助於維持健康。

嫚嫚於臉書粉專「營養嫚嫚說-嫚嫚 營養師」發文解釋,超加工食品指的是經過多步驟加工程序處理,通常含有多種食品添加劑,經常去除原食材的大部分營養成分。

相比「加工食品」 處理更繁瑣

加工食品:加工步驟較少,通常含有較少添加劑,目的是延長保存期限或改變味道,如:冷凍、乾燥、發酵等,保留大部分營養成分。

●像是:豆腐、泡菜、冷凍蔬菜。

超加工食品:經過多步驟加工處理,如:提取、改變質地和重組,添加多種添加劑(如防腐劑、甜味劑、色素、調味劑和穩定劑),去除大部分原食材營養素。營養價值較低,通常含有 高糖、高鹽、不健康脂肪,和高熱量密度的特性。

●像是:熱狗、洋芋片、薯條、漢堡肉、泡麵。

嫚嫚提到,雖然超加工食品透過加工技術,讓食品變得更有吸引力,保存期延長也更容易保存,但是若飲食的攝取比例超過總熱量的20%,就可能增加各種健康風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