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蓮強震》安撫小孩別說「沒事」 心理師列4重點遠離PTSD

2024/04/03 17:49

等待孩子情緒較為穩定後,心理師建議,可以透過繪本、網路資源、圖片等方式,幫孩子瞭解什麼是地震,以及遇到地震時怎麼辦;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花蓮近海今(3)日上午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全臺灣都有感,首次經歷這麼大的地震,小孩很可能因此受到驚嚇。諮商心理師陳家維(瑪那熊)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搖晃、東西掉落、摔破聲響,可能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的反應,提醒4個重點,包括:以陪伴取代別怕、避免資訊轟炸增加壓力來源、給予孩子正確資訊與討論、給予適度的安慰與保證。

陳家維在臉書專頁「瑪那熊諮商心理師」發文表示,清晨地震適逢上班、上學時間,想必大家對劇烈搖晃很有感。對多數孩子來說,這或許是他們首次經歷這麼大的地震,很可能因此受到驚嚇,該如何協助孩子安穩身心呢?

提醒一:正視孩子情緒,以陪伴取代「別怕」

對生活在臺灣已久的民眾來說,地震算是不陌生,然而對學齡前後的孩子來說,卻是陌生的經驗,他表示,突如其來的搖晃、東西掉落、摔破聲響,很可能會出現類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簡稱PTSD)的反應,可能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不斷回想起地震當下的情景、甚至做惡夢等。

他提到,當孩子表現出擔心、害怕甚至哭泣時,我們不需急著告訴他「不用怕」、「別哭」,而是透過同理,讓孩子的情緒得以宣洩出來。例如:「剛才搖晃讓你嚇到了對嗎」、「你想到早上的地震,還是會覺得害怕對嗎?」

他建議,對年幼孩子,還可以結合肢體來安撫,像是擁抱、摸頭、輕撫臉頰等。若發現孩子身體較為緊繃,將手掌搓熱後,覆蓋並輕揉肚子也會有不錯的放鬆效果。

​重點二:避免資訊轟炸、疊加壓力來源

​身為大人的我們,很習慣在地震、颱風等天災發生時,打開電視看新聞來瞭解災情,陳家維指出,但新聞持續播放的各地災情,很容易讓孩子沉浸在「危險情景」中,導致情緒不斷被激發、加強。

他建議,若要收看地震新聞,記得避免孩子大量接收相關的聲光影音。例如別在晚餐時間邊吃邊看,影響孩子的飲食與稍後的睡眠。

​重點三:給予正確資訊,與孩子一起討論

陳家維表示,「未知」容易造成更多的焦慮與害怕,因此對於地震絕非「避而不談」。尤其當孩子說到地震時,千萬別用「烏鴉嘴!」來阻止他表達自己的擔心、好奇。

等待孩子情緒較為穩定後,他建議,可以透過繪本、網路資源、圖片等方式,幫孩子瞭解什麼是地震,以及遇到地震時怎麼辦,並非找個YouTube影片丟給孩子自己看,而是「陪伴」孩子一起認識地震。

他提到,因為這是個讓孩子分享自己情緒的機會,鼓勵孩子說說經過半天、一天或兩天後,此刻的心情如何?是否還會想到就害怕?還是已經沒那麼擔心了?這時也是大人評估孩子壓力反應的時機,如果發現孩子的負面情緒不減反增,不妨尋求專業心理師的協助。

​重點四:適度的安慰與保證,給予孩子安全感

當孩子展現出強烈的害怕、恐懼,或一直想著地震而睡不著時,陳家維表示,大人們可以給孩子一些「保證」,讓他覺得安心、安全,減緩焦慮。例如:「我們家的房子當初蓋得很堅固喔」、「爸爸媽媽會保護你的」,並搭配陪伴或肢體接觸。

他提醒,安慰、保證是在同理之後才說,而不是孩子一提到害怕,就直接用「不會有事」來堵住他的口。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