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寶寶哭鬧逾20分鐘 恐「嬰兒腸絞痛」

2024/04/01 10:10

醫師提醒,若盡力安撫後,嬰兒仍哭鬧時間超過20分鐘,建議及早就醫。圖為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少人當新手爸媽的時候,首要面對的便是哭鬧不休,怎麼安撫都哭個沒完的新生兒。彰化秀傳急診小兒科醫師黃士倫說明,嬰兒的哭聲是在向大人溝通,通常1歲以下嬰兒哭鬧原因多是想喝奶,但倘若發生:每天哭鬧超過3小時、每週至少3天以上、哭鬧持續超過3週,伴隨睡眠不安、吐奶等症狀,便要懷疑是「嬰兒腸絞痛」。

黃士倫在臉書專頁「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發文分享,寶寶的哭聲其實是在跟大人們,包含家長與醫師們溝通,「無形中透露出許多訊息」。一般1歲以下的嬰兒哭鬧,常見的原因像是肚子餓了想喝奶,或是尿布濕了還是排便,這些通常爸媽都容易觀察發現。

黃士倫表示,另一種是不容易被父母查覺但又事關嚴重的情況,那就是:不能被安撫的哭鬧。黃士倫表示,當爸媽依照平時照顧寶寶的習慣地安撫他,超過10分鐘還無法停止哭泣,就要再嘗試新的方法了,譬如說放音樂、按摩肚子等。倘若試了各種方法嬰幼兒仍持續不停哭鬧超過20分鐘,請父母親趕緊帶來醫院求診。

黃士倫表示,研究發現在急診室將近有6成需要醫生特殊關注的疾病是從嬰幼兒哭泣開始。身為急診第一線我們對於 不能被安撫的哭鬧 絕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急診醫師最重要的是要將最壞的打算排除,讓寶寶健健康康的返家。

最後黃士倫分享,嬰兒腸絞痛多發生在大約滿月至3個月大左右的寶寶,以及「診斷333法則」:每天哭鬧超過3小時、每週至少3天以上、哭鬧持續超過3週;以及沒有原因頻繁哭鬧、睡眠不安、排便費勁、吐奶和排氣多手術適應急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