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寶林茶室案》米酵菌酸是什麼? 中毒症狀與處理一次看

2024/03/29 19:00

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爆食物中毒案,累計至今(29)日共有21例通報,造成2人死亡,且經解剖發現2死者遺體檢出米酵菌酸。(資料照)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爆食物中毒案,累計至今(29)日共有21例通報,造成2人死亡,且經解剖發現2死者遺體檢出米酵菌酸。究竟米酵菌酸如何產生?哪些食物有較高風險?該如何預防?《自由健康網》帶您認識米酵菌酸,聰明遠離。

米酵菌酸是什麼?

食藥署解釋,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在國內相當罕見,為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 B.cocovenenans)產生,該菌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別是椰子和玉米。

什麼環境下易生長?

營養師程涵宇指出,米酵菌酸的產生取決於2種不同且連續的環境條件,其一就是支持唐菖蒲伯克氏菌生長和增殖的環境條件,因為米酵菌酸來自於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的致命毒素;其二就是米酵菌酸是在pH值為中性的溫暖環境(22–30°C)中產生。但是否產生也取決於脂肪酸的存在,特別是椰子和玉米中的脂肪酸。

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若食物污染米酵菌酸,民眾不曉得吃進體內,就會攻擊細胞內的粒線體,粒線體提供身體能量來源,米酵菌酸的特性會影響到粒線體的功能,所以症狀不單單是急性腸胃炎、噁心、嘔吐、拉肚子、發燒,還伴隨器官衰竭,如肝衰竭、腎衰竭、休克,食物中毒的速度來得很快,器官衰竭往往在一天內發生。且1毫克的量就會導致死亡,致死率在40至100%之間。

哪些食物易有米酵菌酸?

程涵宇提到,易受米酵菌酸污染的食品主要包括變質澱粉類產品、變質的新鮮銀耳、完全或不完全發酵的玉米,及椰子製品,因此像是腸粉、河粉、米線、濕米粉、濕冬粉、久泡木耳、久泡銀耳、涼皮及發酵玉米麵容易出現米酵菌酸污染。

米酵菌酸吃下肚該怎麼辦?

食藥署表示,米酵菌酸不會因洗滌或烹飪而被破壞,因此預防便是關鍵!請消費者不要食用長期存放於不當環境的澱粉發酵食品。

程涵宇強調,溫暖、不要太酸、不要太鹹、有油的狀態最適合米酵菌酸生長,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品在外觀、氣味和味道上與未受污染的食品一模一樣,所以難辨別,因此自保最好的方式就是阻止高風險發酵食品的生產和消費。或食物一開始就做好衛生,製程良好、保存好,不論是冷凍冷藏或是高溫殺菌,鹽漬、酸漬都可幫助降低污染風險。

顏宗海提醒,米酵菌酸在臨床上沒有有效解毒劑,所以目前在醫院,只能用支持性療法,也就是說若民眾是呼吸衰竭,就插管給予呼吸器,腎衰竭安排血液透析等;另毒理學家招名威也呼籲,這種毒素可能出現在曾發酵、發酸過,過期的澱粉製品內,因此平時只能盡量避免食用。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