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你愛挖鼻孔? 醫:恐增2病毒感染、強迫症

2024/03/07 11:52

研究表示,如果醫療人員有習慣挖鼻孔,易增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以及和鼻腔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攜帶率;圖為情境照。(健康網攝)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少人有挖鼻孔的習慣,但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引述國外研究表示,如果醫療人員有習慣挖鼻孔,易增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以及和鼻腔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攜帶率。此外,雖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挖鼻孔可能只是一個無害的習慣,但對於少數人來說,這種行為可能會演變成「強迫症」,可能需要專業的心理健康治療。

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人類挖鼻孔的行為,雖然常被視為一種普遍的習慣,但實際上這背後隱含了多種健康與心理層面的因素。一項研究涉及對荷蘭兩所大學醫學中心的404名醫療人員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挖鼻習慣的醫療人員相比於那些沒有此習慣的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比例較高。因此,研究建議醫療機構應提高對這一行為的認識,並在感染預防指南中加入關於避免挖鼻的建議。

恐增金黃色葡萄球菌鼻腔攜帶率

黃軒接著說,另一項研究通過向威斯康星州( Wisconsin )戴恩縣( Dane County )的1000名成年居民發送問卷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大多數受訪者(91%)承認自己會挖鼻,但大多數人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僅有極少數人(0.8%)的挖鼻行為對日常功能造成中到重度的干擾,這表示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僅僅是一種習慣,而非心理障礙。

除此之外,還有一項研究發現,挖鼻孔和鼻腔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攜帶率之間存在關聯。這項研究調查了238名耳鼻喉門診病人和86名健康的醫院員工,發現挖鼻孔者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攜帶率顯著高於非挖鼻者。因此,研究指出,改變挖鼻孔的習慣,可能有助於降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鼻腔攜帶率。

挖完鼻孔要洗手 避免細菌傳播

黃軒強調,這些研究提示了人們需要提高對挖鼻孔行為相關健康風險的認識。透過教育和公共衛生宣傳,鼓勵人們避免或減少這一行為,尤其是在「公共場合和醫療機構」中,可能有助於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

黃軒提醒,雖然挖鼻看似是一個無害的習慣,但從衛生和醫學角度來看,它可能會增加某些健康風險。然而,這些研究提醒,意識到這一行為的潛在影響並考慮採取措施來改變這一習慣是很重要的。所以建議挖完鼻孔後,一定要去洗手,因為手指頭沾黏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病菌。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