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時代來臨! MET、MEJ台日專家交流 布局合作網絡
〔記者邱芷柔/日本東京報導〕智慧醫療已是現代化醫院的「標配」,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今(2日)率領多家醫院、逾20名醫界專家赴日,與日本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J)進行第二次日醫衛合作工作坊,此次聚焦在雙方的「智慧醫療」應用與發展,MET副董事長陳建志指出,此次工作方看見雙方的優勢,未來合作上可彼此互補,促進在東南亞國家推展醫療科技的合作。
此次與會專家包括高醫大附醫、義大醫院、北醫附醫、新光醫院、馬偕醫院、國泰醫院、聯新國際醫院、中山醫附醫、員榮醫院、亞東醫院及洞視科技等,並由高醫大附醫、員榮醫院發表智慧醫療的應用。
高醫大附醫胸腔內科醫師蔡明儒指出,「大數據」是精準醫療的基礎,該院建構高醫體系大數據平台,從臨床數據、影像、健保、主題式、基因疾病理、生理訊號等資料庫,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將資料結構化,應用在智慧加護病房、麻醉管理平台、偏鄉遠距醫療等,提升醫療效率及可及性,此外該平台也串起醫療院所與生醫業者、資服業者,加速在智慧診療、醫材及新藥的開發。
來自彰化的社區型醫院員榮醫院,在智慧醫療應用上成果豐碩,院長張克士分享,該院率全台之先導入AI肺部電腦斷層影像處理系統、AI輔助腦波壓力指數判讀等,提升疾病診斷效率,今年也以「AI健康照護」使用穿戴式裝置整合長照照顧需求,抱回國際創新發明大賽金牌,此外該院還透過5G智慧眼鏡協助距離台灣3千公里遠蒙古國醫師動手術,並運用擴增實境技術,讓住院病人感受森林、海洋氛圍,不再只是住在冰冷的病房,讓醫院有人工智慧也有人情味。
日方代表則有櫻花集團(Sakura Seiki Co., Ltd)、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城山國際醫院、KONICA MINIOLTA,INC.等,展示智慧醫療研發成果,包括可加速癌症篩檢、肺栓篩檢測等技術等,協助醫師更即時掌握病患病況,以提供個人化且更有效率的治療方案。
陳建志表示,今年度是MET和MEJ邁入合作第二年,雙方有共識的從交流階段向實際合作討論方向前進,因此在促進台日業者合作方面,透過台日醫衛工作坊,鎖定特定領域的醫療機構及企業,讓兩國醫衛產業業者需求、現況可接軌,並展開後續接洽行動,透過工作坊看到雙方能互補的地方,MEJ有較多製造儀器設備、提供服務商品的會員,而MET則多由醫療機構組成,未來針對雙方強項聯手,推進東南亞國家的智慧醫療運用。
MEJ理事長笠貫宏也說,「以病患為中心的合理醫療服務」是組織目標,MEJ和MET在2022年9月3日完成簽訂合作備忘錄,建立雙方合作的基礎,透過雙方會員直接交流、相互理解並建立信賴關係,已是產、官、學界重要的交流平台,後疫情時代,定能加深國際醫療的合作。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