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關節炎也有冷熱之分? 中醫解析⾵寒濕痺、熱痺

2023/09/17 17:35

中醫師表示,關節炎屬於痺證,引起痺症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素體虛弱,正氣不⾜,容易感受⾵、寒、濕、熱之邪,使肌⾁、關節、經絡痺阻;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中醫師表示,關節炎屬於痺證,引起痺症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素體虛弱,正氣不⾜,容易感受⾵、寒、濕、熱之邪,使肌⾁、關節、經絡痺阻;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關節炎不是老年人獨有的疾病,只要過度的關節磨損,或中年、停經後⼥性都可能發生。中醫師表示,關節炎屬於痺證,引起痺症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素體虛弱,正氣不⾜,容易感受⾵、寒、濕、熱之邪,使肌⾁、關節、經絡痺阻,因此治療依⾵寒濕痺和熱痹症狀為主。另,預防關節炎,除對症治療,日常飲食可多吃抗發炎飲⾷、適量不飽和油脂。

南投草屯言臻中醫診所指出,關節炎泛指身體上各個關節的發炎疾病,可分為急性及慢性期,急性關節炎通常表現患部是關節紅腫熱痛;慢性關節炎的患部則以疼痛及僵硬。而臨床上有4種常見的關節炎,包括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痛風性關節炎等。

退化性關節炎:過度使用導致關節內軟骨退化、脫水及磨損,關節運動不順暢,長久下來磨損到軟骨下的骨頭。好發部位為頸椎、腰椎、膝關節及髖關節。好發族群以長者、粗重勞動工作者、運動員、舊傷等,常會出現關節疼痛、腫脹、發熱、僵硬等關節炎症狀,嚴重的更會造成⾻刺、關節變形,影響關節活動。

類風濕關節炎:是⼀種遺傳性疾病。免疫系統產⽣很多會破壞⾝體組織器官的⾃體抗體及發炎物質。這些抗體或發炎物質除了會攻擊全⾝的關節以外,還會侵犯其他的器官。好發部位為近端指關節、掌指關節、腕關節。好發族群以任何年齡、中年⼥性,常會出現上肢多發性、對稱性的⼩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後加劇,早上起床時,關節特別僵硬,需要活動30分鐘,才會好轉。

僵直性脊椎炎:遺傳性⾃體免疫疾病。好發部位主要侵犯軀幹正中央的⾻關節,通常開始於腸薦⾻關節的滑液囊炎,逐漸往上侵犯由腰椎、胸椎最後⾄頸椎。好發族群以20-40歲的男性,常出現下背痛、僵硬,早晨起床時症狀最嚴重。

痛風性關節炎:尿酸代謝異常,堆積在關節形成痛⾵結晶。好發部位以⼤腳趾、踝關節、膝關節、甚⾄⽿殼及腎臟等。好發於40-60歲男性、停經後⼥性等族群,常出現急性期關節腫痛;⾧期會造成⼿⾜關節變形,腎臟病變等。

4種常見的關節炎症狀一次看。(南投草屯言臻中醫診所提供)

4種常見的關節炎症狀一次看。(南投草屯言臻中醫診所提供)

依症狀可分⾵寒濕痺及熱痺

●⾵寒濕痺:主要是居處潮濕、氣候濕冷、冷熱交錯等,以致⾵寒濕邪乘虛侵⼊經絡關節。常出現關節痠痛,較無局部紅腫灼痛,其中可依疼痛狀態再細分成「⾏痹」,關節痠痛遊⾛不定;「痛痹」痛有定處,疼痛劇烈;「著痺」肢體痠痛重著,肌膚不仁。

治療以祛⾵散寒除濕,溫經通絡為主。常⽤處⽅以肩膀上肢的⾵寒關節痛,常⽤理中湯加桂枝⾹附延胡索;下肢腳踝⾵濕腫痛可⽤桂枝湯加⽜膝延胡索;膝關節的⾵濕寒痛則常⽤⼩青⿓加⽯膏湯等。

●熱痺:主要是素體陽盛或陰虛有熱,感受⾵熱濕邪引起,或痺證⽇久不癒,邪留經絡關節鬱⽽化熱。發病較急,關節疼痛,局部灼熱紅腫,冷敷痛減等。治療則以清熱通絡,祛⾵除濕。此外,常⽤⽅藥以腫痛嚴重者可⽤解毒⽅加倒地蜈蚣或三妙散,反覆腫痛寒熱錯雜者常⽤桂芍知母湯或枯泄⽅等。

中醫師提醒,想預防關節炎,除對症治療外,規律且按時服⽤治療藥物;免疫引起的關節炎,在飲⾷上應均衡飲⾷,多吃抗發炎飲⾷,適量不飽和油脂,適量的⿂、海鮮、⽩⾁,減少精緻澱粉及甜⾷,多喝⽔等;適量且合適的運動,不過度負重,正確的站姿和坐姿,控制體重等; 避免⾧期待在過度潮濕寒冷的環境,注意保暖等。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