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COVID-19疫苗下半年還要繼續打? 李秉穎:需視疫情、疫苗發展而定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雖然降級,但國內正面臨第四波疫情高峰,莫德納近期規劃針對變異株XBB研發新疫苗,對於下半年是否要再追加施打疫苗?ACIP(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今表示,仍需視國內疫情與XBB疫苗發展而定。
李秉穎今天接受寶島聯播網節目「新聞放鞭炮」主持人周玉蔻訪問,對於各界關心今年下半年還要不要繼續打疫苗?李秉穎直言,大多數國家都停留在打完次世代疫苗,我國下半年是否要追加一劑疫苗,還須視疫情未來發展及死亡、重症率是否增加,此外也要注意新的疫苗發展進度,看看國外研究,在打了XBB疫苗或其他補追加疫苗後,有無附加效益。
李秉穎提到,過去經驗顯示,當一個大突變的病毒出現,對人類的衝擊會持續5年至10年,可以預估未來幾年仍會受到COVID-19衝擊,主要的危險族群包括高齡、有潛在疾病、尚未完整接種疫苗的族群,約有10%的民眾至今1劑疫苗都未打過,他強調,只要活在地球上,未來總有一天會被感染,理論上所有人都應接種疫苗。
周玉蔻也談到衛福部近日公布國人死因分析,武漢肺炎衝上十大死因第3名,有報導指出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認為「新冠肺炎有疫苗、有藥物,是不該死的疾病」,陽明交大公衛研究所兼任教授邱淑媞也評論這是「防疫失敗」。
對此李秉穎直言,死因排名不是防疫成敗的指標,COVID-19大流行期間,在各國的死因中都擠進前3名,防疫成敗應該要看死亡發生率,台灣在幾十個先進國家當中排名倒數,許多歐美國家疫情控制不如台灣,防疫成功是有目共睹。
李秉穎也說,不能說有藥物、有疫苗就百分百沒有死亡,他舉例,細菌感染也有抗生素可用,但還是可能會因為敗血症而救不回來,「難道細菌感染死掉,都算疏失?醫學上不能這樣講。」又如肺炎鏈球菌就是造成最多死亡的細菌,50、60年前藥界研發出抗生素,大家都以為有藥物就可以安心,疫苗研發跟著停擺,但30、40年後發現抗藥性層出不窮,疫苗反而又變成大家搶著打的明星。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