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8旬嬤跌倒致脊椎壓迫性骨折 醫:80歲以上發生率達50%

2023/05/12 21:30

醫師指出,脊椎壓迫性骨折是指脊椎體發生斷裂或是塌陷,使得原本應該是正方形狀的椎體,變成梯形或是壓扁的長方形;情境照,圖非當事人。(圖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1名8旬阿嬤有骨質疏鬆的症狀,在家中不慎滑倒,剛開始覺得坐立難安不舒服,只有躺臥時感覺比較舒緩,但每當翻身要換姿勢時,就猶如錐心刺骨般的痛,後經檢查確定脊椎壓迫性骨折。馬偕紀念醫院運動醫學骨科主治醫師林宗諭指出,脊椎壓迫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併發症,80歲以上的發生率高達50%。

林宗諭在臉書粉專「骨科生活 林宗諭醫師」及個人網站發文指出,脊椎壓迫性骨折是指脊椎體發生斷裂或是塌陷,使得原本應該是正方形狀的椎體變成梯形或是壓扁的長方形,且脊椎壓迫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併發症,其中80歲以上的人受其影響多達50%,而超過70歲的人也有接近25%的發生率。

林宗諭點名,特別是停經後的婦女或家中長輩,如果查覺駝背、變矮及經常下背疼痛等症狀,建議應盡早就醫檢查、治療。除了上述的年長者多是因為骨質疏鬆所造成之外,年輕患者則多因高能量創傷(如:墜樓、車禍)造成此症狀。

脊椎壓迫性骨折症狀

他表示,臨床的案例多以背痛為主,躺下時會感覺好轉,但站立或行走時疼痛感就會加劇,因此除了造成慢性的疼痛,還有可能會造成長期臥床等問題,也有少數個案,可能因為神經受壓迫和神經損傷,導致背部刺痛和麻木感。

脊椎壓迫性骨折診斷與檢查

林宗諭指出,大多可以用X光片診斷,較複雜的個案如:有神經損傷、疑似壓迫脊髓,可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年長者也可進一步安排骨質疏鬆檢查,除此之外,駝背及身高變矮也很常見的狀況,臨床理學檢查的標準為:

●身高變矮超過3公分。

●牆枕部距離超過3公分。

●肋盆骨距離小於2公分。

治療脊椎壓迫性骨折,林宗諭表示,保守治療上應多臥床休息,並搭配止痛藥舒緩疼痛感,穿背架(俗稱的穿鐵衣),可以用來支撐脊椎骨避免進一步惡化,每個人因為受傷位置不同,所需要的背架樣式也不同,因此需要至相關醫療機構丈量製作;至於手術治療,可依情況使用以下方式:

1.骨水泥固定術:就是俗稱的「灌骨泥」、「灌漿」,屬於微創手術的一種,其目的是緩解疼痛,將受損的脊椎骨空洞處手術,醫師會在脊椎骨中插入針頭並注射骨水泥填補。

2.椎體成形術:算是骨水泥固定術的升級版,又稱作「打氣球」,其治療方式是在脊椎骨折部分使用類似千斤頂或者其他撐開裝置,將被壓迫而變形的骨折部位先行復位,並在其中填充水泥。

3.骨釘固定及減壓手術:如果有神經損傷、脊椎不穩定或是需要矯正駝背情形者,可能就需要這種相對大一點的手術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