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搬重又久坐下背痛到受不了 中醫列自我保健8要點

2023/04/25 16:01

中醫師指出,肌肉扭拉傷是造成下背痛常見原因,透過針灸療程搭配藥物,以及居家自我保健,能有效改善症狀;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上班久坐、搬重物,在家煮菜、打掃、帶娃又負重,結果一彎腰背就痛,難道是長骨刺了嗎?陽明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陳宜民指出,「椎間盤突出」是下背痛的原因之一,但其實「肌肉扭拉傷」才是造成下背痛的最大宗,透過針灸療程搭配藥物,再加上居家自我保健,包括:選擇適合枕頭與床墊、調整睡姿、搬重物屈膝背直、坐姿膝蓋微高於臀、少吃寒涼屬性食物等,就能有效改善症狀。

下背痛 多為肌肉扭拉傷

陳宜民表示,下背痛的好發族群為45至60歲間,久坐、久站、抽菸、肥胖與搬重物工作者最常發生。疼痛可能侷限於下背,也可能延伸至臀部、腿部,嚴重者甚至連翻身下床都有困難。若原因與關節、肌肉、骨骼有關,稱作「機械性下背痛」,分別為肌肉扭拉傷、椎間盤退化、椎間盤突出、骨質疏鬆導致壓迫性骨折、脊椎狹窄、脊椎滑脫等。

陳宜民指出,西醫治療常以消炎藥、肌肉鬆弛劑搭配使用,或依照病情選擇復健、手術等治療方式。中醫治療急性機械性下背痛,經針灸療程治療後,搭配藥物的使用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常選穴道為大腸俞、腰陽關、腎俞等,配合補肝腎、化瘀血、鬆弛平滑肌的中藥以加強療效。

下背痛如果近期有創傷史、半年內體重突然減輕、發燒、骨質疏鬆、類固醇使用等,需至醫院仔細檢查;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出現紅旗徵兆 需詳細檢查

不過,陳宜民提醒,一般的下背痛治療皆有良好的效果,但若出現紅旗徵兆(red flag),可能為病理與血管性病變,需至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包含:近期有創傷史、半年內體重突然減輕、發燒、骨質疏鬆、類固醇使用等;出現紅旗徵兆可能與感染、免疫疾病或癌症有關。

居家自我保健 8大注意事項

除了針灸搭配藥物治療,患者回家後自我保健也很重要,陳宜民說,有8大注意事項:

1.固定的動作不超過30分鐘。
2.選擇軟硬適合的枕頭與床墊。
3.治療期間減少搬重物。
4.搬物品須靠近身體,先彎曲膝蓋並保持背部平直,大腿再施力站起。
5.平時坐姿須使膝蓋微高於臀部。
6.睡覺平躺時在膝蓋下放枕頭,側躺則放在雙膝之間。
7.熱敷或熱水澡可幫助舒緩疼痛,但溫度不宜過高。
8.少吃寒涼屬性食物,如冰品、瓜類、白蘿蔔、綠豆等。

陳宜民也提醒,下背痛的常見因姿勢不良或工作型態所造成,適度的運動、適當的飲食與睡眠都能幫助減緩症狀,也能夠降低復發的機率。若發生下背疼痛問題,請找專業中/西醫師治療喔!

針灸治療再加上居家自我保健,雙管齊下緩解下背痛。(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陽明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陳宜民。(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