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新招! 北榮中西合療有效改善不適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中西整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效果更佳!台北榮總傳統醫學部團隊研究發現,除規律服用抗風濕性西藥、生物製劑及消炎藥物外,搭配針灸、徒手治療及外用中藥洗劑等中醫治療,對於發炎指數、關節腫脹與疼痛明顯改善。病友也分享,經中西醫合治後,手部從原本的動彈不得轉變為能夠正常活動,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台北榮總傳統醫學部研究醫師盧禾潾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漸進式破壞關節的自體免疫疾病,經常侵犯手部小關節,病人深受關節疼痛、變形及影響日常生活所苦,臨床治療目標是緩解疼痛,抑制發炎及減緩關節的破壞。西醫主要使用抗類風濕性西藥、生物製劑及消炎藥物治療,但有消化道不適等副作用,且費用較高。
盧禾潾說明,該院針對874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進行研究,分為一組使用中西醫整合治療、一組單純西醫療程,結果發現中西醫整合治療對於急性發炎、慢性發炎,以及關節腫脹、關節疼痛的改善效果較佳。
盧禾潾指出,中醫治療主要包含針灸,以及經由關節鬆動術及正骨手法幫助紊亂關節恢復對位,同時該院中醫傷科團隊研發傷科洗劑,由疏散風濕的桂枝、蒼朮、防風、絡石藤、荊芥;活血通絡的當歸、川芎、丹皮;消炎止痛的透骨草、細辛、黃柏、甘草組成,每包30元,一天可泡兩次,早上在38至40度的溫水中泡開,再把手放進去 可用毛巾包覆,達到熱敷效果,夜間則是可煮開放涼再泡,有助於舒緩不適症狀,但不建議自行抓藥,仍須經醫師評估個案狀況後使用較安全。
早餐店老闆徐女士長期受類風濕性關節炎所苦,手部關節經核磁共振及X光檢查發現有骨性侵犯,發炎指數過高,出現腫脹、變形。她在記者會上一度哽咽,提到罹病造成很多事情無法獨自完成,造成別人困擾,甚至完全沒辦法拿東西,讓自己覺得非常辛苦,所幸經過中西醫整合治療,現在已經可以正常活動,真的很感謝醫療團隊。
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率約總人口1%,在台灣約10萬名患者,該院研究發現中西醫整合治療效果更好,並於2021年獲得《中華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刊登,提供病人參考。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