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每天花20分鐘輕鬆養生! 中醫師授保健16招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容易疲勞,不過能透過簡單的肌膚輕撫、肢體活動,花不到20分鐘就能輕鬆養生。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婦科醫師王嘉涵分享養生16宜,以活動關節和專注上廁所為基礎,將活著就要動與專注訂為生活準則,並可以從頭到腳輕撫按摩,強化全身氣血循環,維持健康體機能。
王嘉涵在臉書粉專「中醫婦科王嘉涵醫師」發文分享養生16宜,分別為髮宜常梳、面宜多擦、目宜常運、耳宜常彈、舌宜抵顎、齒宜數叩、津宜數嚥、濁氣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護、腹宜常摩、榖道宜常撮、肢節宜常搖、足心宜常擦、皮膚宜常乾沐浴、大小便宜閉口勿言
1.髮宜常梳
●操作方式:以梳子或雙手10指,自前髮際緩緩梳至後髮際。
●功效:防止落髮、白髮生成,預防頭痛、腦中風。
2.面宜多擦
●操作方式:雙手摩擦發熱,輕輕上下摩擦臉頰。
●功效:防止斑點、痤瘡及皺紋生成,亮澤肌膚。
3.目宜常運
●操作方式:雙眼向左上左下看5秒,向右上右下看5秒,向左向右看5秒,順時針轉5秒,逆時針轉5秒,用力閉眼後再用力睜眼5秒。此動作應緩慢操作,若不舒服可立即停止。
●功效:緩解眼睛疲勞。
4.耳宜常彈
●操作方式:雙手以手掌心摀住耳朵,手指彈擊後腦,又稱「鳴天鼓」。
●功效:預防中聽,增強記憶力。
5.舌宜抵顎
●操作方式:口唇輕閉,牙齒相扣,舌尖自然抵住上顎和上牙齦,又稱「搭鵲橋」。
●功效:刺激唾液腺分泌,幫助食物消化。
6.齒宜數叩
●操作方式:上下排牙齒,輕輕相叩。
●功效:預防牙病及牙齒脫落。
7.津宜數嚥
●操作方式:舌抵上顎刺激唾液腺分泌,待唾液滿口,分次嚥下。
●功效:幫助消化。
8.濁氣常呵
●操作方式:吸氣時提肛、縮陰、收腹、擴胸,呼氣時大呵3聲,縮胸、鬆腹、鬆肛。
●功效:吸入天地清氣,吐出臟腑濁氣與病氣。
9.背宜常暖
●操作方式:溫暖背部,避免受寒。
●功效:使陽氣暢達全身,增強免疫力。
10.胸宜常護
●操作方式:保暖胸膛,由上而下擦胸按摩。
●功效:活絡疏經,行氣活血。
11.腹宜常摩
●操作方式:從肚臍下開始,圍繞肚臍順時針按摩,範圍由小到大,擴展到全腹部,再逆時針由大到小,縮小按摩範圍,回到肚臍下。
●功效:改善脹氣與消化不良,預防及緩解便秘。
12.穀道宜常撮
●操作方式:將臀部和大腿夾緊,吸氣時提肛門、收會陰,呼氣時放鬆。
●功效:預防與改善大小便失禁、便祕、痔瘡。
13.肢節宜常搖
●操作方式:活動身體關節與肌肉,如八段錦、太極拳。
●功效:鍛鍊體能、預防退化,促進全身臟腑氣血運行。
14.足心宜常擦
●操作方式:摩擦足心至發熱。
●功效:改善失眠與多夢。
15.皮膚宜常乾沐浴
●操作方式:雙掌摩擦發熱,依循頭面部、前頸後項、上肢、前胸後背、腹部、下肢和足底,輕撫按摩全身肌膚。
●功效:促進全身氣血循環、大小便。
16.大小便宜閉口不言
●操作方式:大小便時,唇齒緊閉、不說話、不使用手機與平板電腦、不看書報,精神專注。
●功效:預防宿便殘留和解尿不盡,簡易操作。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