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寒流來襲胸悶別輕忽 小心錯過心梗黃金救援時機

2022/12/21 10:47

醫師指出,半數以上的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的前幾週常有不同程度的胸悶症狀;若對於這些症狀的輕忽,常會錯過了求醫診治的黃金時機;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寒流一波波來襲,心臟科醫師建議,當遇到氣溫快速下降時,禦寒保暖、減少戶外活動以及適當補充水分,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是很有幫助的。高風險病人尤其要特別注意保暖、控制慢性疾病以及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半數以上的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的前幾週常有不同程度的胸悶症狀;若對於這些症狀的輕忽,常會錯過了求醫診治的黃金時機。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心臟科主任洪振瀛醫師指出,今年入冬以來心臟科門診量已上升兩成左右,主要是由於各種新發生的心臟不適造成的初次就診病患的上升所致。這些病患大部分為40歲至60歲的中年病患居多,常見的症狀包括胸悶、胸痛、喘、恐慌、焦慮、心悸、噁心不適等。

洪振瀛表示,冬天是冠狀動脈疾病等各類心臟病容易惡化的季節,主要是因為氣溫下降會引起動脈收縮、交感神經活化以及血液黏稠度上升等生理反應,進而造成心跳加快及血壓上升,導致心臟負荷過重及耗氧量上升,易引起病人心臟缺氧,此時若無妥善處理,更可能進一步導致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的發生。

且值得注意的是,這現象除了常發生在年老與心血管疾病患者外,未曾有過心血管疾病診斷的中年病患也常常會出現。近期也曾遇到新竹科學園區的工程師,因忽視天冷時三不五時發作的胸悶症狀,送急診時已猝死,經急救電擊後才恢復生命徵象,推測應為心臟血管疾病或心因性猝死所導致。

洪振瀛說,冠狀動脈疾病是可以早期發現與治療的,平常要注意是否有三高的狀況,把血壓、血脂、血糖控制好,也要戒菸及減少大量飲酒,有症狀時盡早就醫並使用藥物,用藥控制後仍有症狀則需考慮接受心導管手術。尤其是近年來中壯年發生猝死的事件越來越多,寒冬來襲除了年長者要注意外,中壯年的民眾也不能掉以輕心,防止憾事發生。

寒流一波波來襲,心臟科醫師洪振瀛提醒,當遇到氣溫快速下降時,高風險病人尤其要特別注意保暖、控制慢性疾病以及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北榮新竹分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