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高虹安打點滴挨批 醫:非常Old School 一點不像理工女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9日身體不適就醫,在臉書上傳打點滴照,並於隔天手臂帶著留置針頭拜會新竹縣長楊文科,引起各界關注。醫師表示,打點滴非常地Old School,一點不像理工女。並解釋,點滴注射液的成份和運動飲料差不多,能用喝的就不要用打的,嚴重拉肚子、下痢無法吸收水份才需要打點滴。
點滴成分和運動飲料差不多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在臉書粉專「BillyPan 潘建志醫師」發文指出,打點滴、吊大筒,台灣醫生用了5、60年,早年開業醫賺到能買下整條街,老一輩覺得打點滴有效,原因說到底還是安慰劑效應,安慰劑效應不是只有點滴本身,還包括整個求醫行為。
至於點滴注射液的成份,潘建志說,其實和運動飲料差不多,能喝的話,當然不要打,嚴重拉肚子、下痢無法吸收水份才有必要打點滴,因為腸胃吸收水份和電解質,從任何角度上來看都優於靜脈輸入,這清楚地寫在點滴瓶上台大2號標示的適應症(見下圖)。
整套儀式 安慰劑效應
潘建志提到,掛號、醫生問診、護理師小心的找到靜脈插進去,之後躺在病床上幾個鐘頭。其中,也必然包括至少一次因為水份過多,必須去上急診或門診的廁所,把95%的點滴成份排掉。如果滴點裏加了藥(通常是維它命),尿出來顏色會變,還會有味道,這樣安慰劑效果更好。整套的儀式,有著強大的療癒效果。疲倦無力、全身疼痛、胸悶心悸等,立馬清除。
潘建志指出,照片上的點滴液是日本大塚製藥開發的,有台大1號到台大5號。日本大塚是百年傳奇藥廠,在日本就是靠做點滴起家,吊大筒這習慣也是早年從日本傳進台大醫院,再傳給醫界徒子徒孫然後洗腦了整個世代的台灣人,開啟了幾十年台灣人迷信點滴的大魔法時代。
潘建志表示,大塚不只生產了台大1號到5號,還開發出了運動飲料。而大塚台大1號到5號和運動飲料基本上就是香料的差異。但喝的運動飲料比打的台大1號少一味—安慰劑的效應。他也表示,醫生不能總是靠安慰劑唬弄病人。既運動飲料之後,大塚製藥又收購次世代精神安定劑Abilify(安立復)的專利,再次走出日本,進軍全世界。
潘建志提到,Abilify做過許多嚴格隨機雙盲第3期試驗,效果比安慰劑好很多。他也比喻,先放下魔法,再超越魔法,人類科技文明才能進步。Abilify有療效,但只能用在某些精神疾病,雖然超越點滴,但沒有點滴的萬用。潘建志表示,也就是說,安慰劑最好是廢物,沒有作用,也沒有副作用,才能無所不在。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