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經前易情緒化、煩躁又焦慮! 營養師授4飲食改善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每個月的經期來臨前,其實身體會出現徵兆!營養師薛曉晶在臉書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發文分享,許多人在月經來潮前會出現經前症候群的症狀,最常見的包括腹脹、焦慮、食慾改變、煩躁等。在飲食上有4個小技巧可改善,包括補充鈣質;補充鎂、維生素B6;補充Omega-3以及戒掉不良飲食的壞習慣。
薛曉晶指出,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PMS)常好發於生育年齡婦女的1種週期性疾病,約有75%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1週左右,會出現經前症候群的症狀,最常見的症狀包括腹脹、焦慮、乳房脹痛、頭痛、注意力不集中、身體不適、憂鬱、疲勞乏力、口渴、食慾改變、煩躁、四肢水腫等。
補充鈣質 效果顯著
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血液中鈣和鎂的濃度下降時,患PMS的風險分別增加19%和14%,超過85%有維生素D缺乏的問題,且超過1/3的PMS病例顯示缺鎂。
薛曉晶說明,1998年的研究就已發現,若經前症候群的婦女每天補充1,200毫克的鈣質,可減輕症狀,且後續研究發現,長時間攝取鈣質可降低PMS症狀,並使症狀更加緩解。
薛曉晶提到,然而台灣骨質疏鬆協會在「鈣質攝取認知行為調查」的結果顯示,超過7成5的女性每天鈣質攝取不到600毫克,距離衛福部每日建議量1000毫克差了一大截。因此,會建議應先從每日攝取足夠的鈣質食物開始,常見的食物如牛奶、起司、乳酪、傳統豆腐等。
鎂+維生素B6 舒緩壓力
薛曉晶表示,近期研究報告指出,PMS也可能是因缺乏鎂造成,鎂可控制神經肌肉的放鬆作用來緩解症狀,研究報告也指出,鎂和維生素B6的組合能更有效地降低PMS症狀。
巧克力中雖含有不少鎂,但醣量與油脂含量不低,若攝取過多的精緻糖與油脂易使血糖起伏變化,導致情緒更加不穩,薛曉晶建議可用高鎂食物來取代甜食及含糖飲料,像是含鎂量高的堅果類(腰果、杏仁果、核桃、紅豆、燕麥、薏仁等)。而維生素B6可減少經前症候群的憂鬱 及情緒不穩現象,動物性蛋白質、深綠色蔬菜、香蕉、全穀類都富含維生素B6。
Omega-3帶來好情緒
薛曉晶指出,影響經期的荷爾蒙是由各種不同脂肪酸所組成,若飲食中大多是Omega-3脂肪酸則體內發炎的情況也會比Omega-6低。
薛曉晶提到,在2013年的研究證實Omega-3脂肪酸可能會減少PMS的精神症狀,包括抑鬱、緊張、焦慮和注意力不集中;及減少PMS的身體症狀,包括腹脹,頭痛和乳房脹痛。若能長時間補充,則改善症狀的程度則隨著時間延長而增加。因此,會建議多從食物攝取Omega-3,如鮭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亞麻仁油等。
戒掉壞習慣 減輕症狀
薛曉晶說明,不好的飲食習慣會加重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因此飲食調整能助改善。例如咖啡因、酒精、巧克力會引發焦慮不安或憂鬱,也會使頭痛及疲倦更加嚴重。
薛曉晶提醒,若有水腫症狀,應限制鹽分攝取,儘量採低鈉飲食;情緒不穩時,則應避免刺激性飲食;易有腹脹現象者,則建議在經期多攝取高纖蔬果,以促進腸胃道蠕動。此外,增加運動則可提高體內腦內啡濃度,有助於改善症狀。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