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孕婦忌生食不只怕寄生蟲 營養師:這款菌恐奪寶寶性命

2022/10/25 14:44

薛曉晶建議,孕媽咪們可儘量以天然、多蔬果的地中海飲食為主,可藉此攝取足夠的葉酸;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孕婦會被告知,在懷孕時要儘量避免吃生食;對此,營養師薛曉晶表示,孕婦忌吃生食不只是怕寄生蟲問題,更要擔心李斯特菌,若感染李斯特菌,可能會引發早產、流產等問題。另外,她也建議,孕婦可以地中海飲食為主,藉此補充葉酸,並且要攝取動物性來源鐵質、維生素D,以及少量多餐保持體態。

忌生食避免李斯特菌

薛曉晶在臉書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發文說明,李斯特菌是1種革蘭氏陽性菌,主要通過食物經口傳播,對孕婦可能是無症狀,但對胎兒卻是非常嚴重的疾病,會導致早產、流產、敗血症或是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甚至死亡。

薛曉晶指出,新生兒主要通過胎盤傳播感染李斯特菌,而這是1種高死亡率的傳染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懷孕期間李斯特菌發病佔總病例的近43%,14%發生在妊娠晚期,建議孕婦應避免食用未經高溫消毒的即食食品、生食含生魚片、沙拉、未經烹調的小黃瓜等,以及乳製品,並且應確保餐具乾淨,用於準備食物的砧板必須生熟食分開使用,防止交叉污染。

以地中海飲食為主

薛曉晶說,孕媽咪在備孕期就會被告知要補充足夠的葉酸,以避免胎兒神經管發育缺陷,但忙碌的外食族婦女多以補充品補充。

薛曉晶指出,2019年期刊《Nutrients》中的研究認為,若孕婦在孕期以地中海飲食為主,將有益孩子的健康。地中海的特點為多蔬菜水果、橄欖油和魚,少紅肉、動物脂肪、糖和鹽,可防止胎兒成長期的肥胖,且在懷孕期間,若飲食能越接近地中海飲食,則可降低早產、巨嬰及生長遲緩的風險。因此建議孕媽咪們可儘量以天然、多蔬果的地中海飲食為主,不僅可攝取足夠的葉酸,亦可降低風險。

宜補充來自動物的三價鐵

薛曉晶說明,胎兒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鐵,孕婦需增加血量以維持適當的循環和氧氣運輸,並通過胎盤運輸到高代謝和生長中的胎兒,因此鐵的需求會跟著增加。衛福部建議,懷孕第3期也就是懷孕7個月,要特別加強鐵的攝取,一般生育年齡女性建議每天攝取15毫克的鐵,到懷孕第3期則要增加到每天45毫克。

薛曉晶指出,台灣女性普遍缺鐵,約每6人當中就有1位缺鐵。若到懷孕第3期仍沒有額外補充鐵質,則有50%的孕婦會缺鐵。她提醒,過去流傳吃葡萄乾、櫻桃能補血,但這些東西鐵質含量過低,除了無法補充,更可能誤以為鐵質補充足夠,造成孕後期貧血,使胎兒體重過輕及早產風險程度大大提升。

薛曉晶建議,如果需補充足量鐵,孕媽咪們可以從懷孕的第1期就開始增加含鐵量高的食物,特別是來自動物的三價鐵,若搭配地中海飲食觀念,建議可以選擇鮮蚵、蛤蜊、九孔等海鮮做為三價鐵的來源。

宜多攝取菇類、曬太陽

薛曉晶表示,維生素D對胎盤形成、胎兒的免疫系統和血管生長都有幫助,因此在懷孕第1期及第2期中,若維生素D不足,則可能會提高子癇前症的風險。一般建議孕產婦應多曬太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3,若身處在陰雨連綿、太陽難得探頭的秋冬,則建議可多攝取菇類。

薛曉晶指出,2018年期刊《Nutrients》評估蘑菇中維生素D2的生物利用率研究中發現,菇類有可能成為唯一1種非動物的維生素D食物來源,可在一次食用中提供大量維生素D,所以下次在陰雨綿綿的秋冬時期,孕媽咪們不妨來碗香菇雞湯。

宜少量多餐保持體態

薛曉晶說明,孕期體重過度增加,已被證明是妊娠併發症和兒童未來健康問題的預測指標,出生體重超過4000g的嬰兒,未來肥胖風險比一般正常體重嬰兒增加3-6倍,2歲時肥胖風險增加1.3倍。若孩童肥胖維持到15-17歲時,則未來成年期的肥胖風險高出17倍。

薛曉晶提醒,孕期若攝取過高的熱量也可能提高流產、妊娠糖尿和子癇前症、嬰兒外來肥胖及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機率,因此建議孕媽咪們應該少量多餐,並把熱量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內。

薛曉晶指出,若原本就有運動習慣的孕媽咪,若無其他風險,則可維持原本的運動習慣。在2018年期刊《Braz J Phys Ther》中發現,每週3天、每次進行50-55分鐘的中等有氧運動,持續8-10週至38-39週,可降低孕婦體重過度增加和妊娠糖尿病的風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