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解隔快篩陽有無傳染性? 專家共識:需超過10天

2022/07/31 12:34

醫師表示,根據各國專家討論,感染後10天內仍有傳染力,不過在台灣7天隔離期滿之後的自主管理,仍然重要。(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確診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解隔後,有人快篩陽?有人卻快篩陰卻有症狀,這樣是否還有傳染力?醫師表示,據《Nature》彙整專家意見,認為降低傳然力的經驗法則是10天。因此在台灣7天隔離期滿之後的自主管理,仍然重要,除了社交節縮外,依然要盡可能減少職場工作上的交流。

面對BA.2退餘溫似乎有瓶頸,同時BA.5悄悄在醞釀下一波,我們自主管理期間政策需不需要做什麼調整?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在臉書粉專「姜冠宇醫師 Pro'spect」發文指出,目前美國就有探討這樣的問題,因為他們僅隔離五天,這原理是在於美國CDC認為,大多數傳播發生在病程早期,即出現症狀前的1至2天和有症狀後的2至3天。

不過美國麻州總醫院感染科醫師AmyBarczak研究認為,「沒有數據支持5天或任何短於10天的隔離政策」,且研究數據表明,從Omicron時代開始,有4分之1的確診者在8天後仍可能具有傳染性。

而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病毒學家BenjaminMeyer說明這是概率問題,除了變異株序列變化、是否完整接種、先前感染,都會大大影響人們清除體內病毒的速度,行為因素也很重要,感覺不適的人往往很少與他人交流,因此症狀的嚴重程度會影響他們感染他人的可能性。

美研究顯示,7至10天仍有傳染性。(圖取自姜冠宇粉專)

解隔快篩陽 建議自主管理減少社交

姜冠宇指出,傳染力與PCR測試陽性未必有直接關係,因為PCR也會呈現大部分活病毒被消除後,留下的非傳染性殘留物。根據伯靈頓佛蒙特大學微生物學家和分子遺傳學家EmilyBruce說明,相比之下,抗原快篩為傳染性提供了更好的指標,因為它們檢測到由活躍複製的病毒產生的棘蛋白抗原。姜冠宇認為,在台灣7天隔離期滿之後的自主管理,仍然重要。因為很多人在確診後10至12天仍有兩條線的快篩陽性,除了社交節縮外,依然要盡可能減少職場工作上的交流。

解隔快篩陰性有症狀 免疫反應引起

此外,快篩陰性仍有症狀,如發燒和咳嗽,到底有沒有傳染力?姜冠宇指出,快篩陰性仍有症狀,那不表示持續的感染性,因為症狀肯定會比快篩呈陽性的時間更長。而免疫反應引起,不是直接由病毒本身引起。所以確診後期,用快篩測試殘留的傳染力,真的就夠了,不過要提醒,在未確診前疑似感染初期、無症狀期,快篩陰性就不代表沒傳染力。

超過10天就比較沒有傳染性

姜冠宇表示,目前科學家的共識是,大概超過10天就比較沒有傳染性,目前無論病毒變異類型,或人們接種了多少劑量,相當多的人都保持足夠高的病毒量,在第7天到第10天內有繼續傳染傾向,過10天是一個大致有用的經驗法則,可以判斷人們不再繼續傳染,但是要注意的是,少數人仍具有傳染性,包括Paxlovid服用後一段時間出現反彈現象的病人。

姜冠宇提醒,台灣現行確診指隔離政策是7+7,在後面自主管理仍然是降低疫情的關鍵,如果大家仍然在自主管理期間有吃喝,或是職場有業務需要第一線與人交流的狀況,可能要從新思考一下要怎麼改變行為模式,因為這可能就是為何疫情應該退燒時,卻每天仍有兩萬人新確診的原因。

主管要依據各自領域的特性訂立指引

姜冠宇指出,盡量遠端工作,或是快篩陰性再來現場工作,或者是安排自主管理期間仍有快篩陽性的員工,在特定減少與人接觸的場合上班,目前台灣醫療人員在一些院所,是7天後仍可以回來上班,只是要全程戴N95口罩。

姜冠宇直言,當然這會有缺工問題,但是如果能在此期間能找到權衡的辦法,這個權衡針對各行各業的需求,可能是個別性的,考驗著各領域主管們的智慧,相信這面對BA.5可能的來襲時,我們就可以把損失減到最低。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