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雙手都罹網球肘 中醫針灸助緩解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59歲蔡先生因工作需要長時間開車、反覆旋轉手臂,以及使用電腦,雙手都罹患網球肘,在復健科治療幾個月後還未解決不適,轉求診中醫。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周怡貝為患者針灸治療3週後,疼痛程度下降7、8成,並配合暫停工作、多休息,網球肘導致疼痛減緩許多。
周怡貝提醒,民眾可能忙於工作或長時間玩電競遊戲,都要小心過度使用或姿勢不良造成手肘疼痛,建議應適度休息,以減少肌肉筋脈勞損誘發網球肘。
網球肘最常見的醫學名稱為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是伸展手腕及手指肌肉群的起點,運動選手如網球、羽球、桌球等打反手拍擊球時,因揮拍動作不正確或施力不當,造成伸腕肌群過勞、伸腕肌腱受傷;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過度或不當使用手臂,如家庭主婦、打字員、水泥工、油漆工、樂器演奏者等族群都可能罹患。
周怡貝表示,網球肘的主要症狀為手肘疼痛,在肘外上髁或伸肌群處有壓痛點,有時疼痛會延伸到前臂,在肌腱用力或拉伸時疼痛會更明顯,像是擰毛巾、搬重物等出力時伸展手腕、手臂等皆會誘發或加重疼痛。
周醫師指出,網球肘在中醫觀點屬於痹證、傷筋、肘勞的範疇,因過度使用與姿勢不當,長期勞損而傷及肘部及伸腕肌群的筋脈,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造成疼痛。治療上可用針灸,選曲池穴、手三里穴、肘髎穴、外關穴等穴位,達到通絡、活血、止痛的效果,並用針刺來放鬆因過度使用手臂而緊繃的肌肉,也可以搭配推拿、拔罐一起治療。
除了上述中醫針灸、復健等治療外,網球肘患者自我保健也很重要。周怡貝提醒,平常若常使用屈伸手臂、手腕的動作,需要定期休息,避免肌肉因使用而過勞;若是因運動時動作使用不當,則需調整、矯正姿勢,訓練時強度也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以免造成運動傷害;平時也可自己做一些手部的運動及伸展,像是手腕、手肘的屈伸及旋轉,除了能放鬆肌肉、增加關節靈活度與穩定性,也可以鍛鍊、增強手臂伸腕肌群的肌力,減少肌肉筋脈勞損的機會。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