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洗腎防血管鈣化 副甲狀腺射頻消融術改善
〔記者何宗翰/台中報導〕南投洗腎4年的60歲患者江女士,前兩年抽血報告顯示血磷值偏高,且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為正常值的近三倍,曾服用藥物、打針,花費近10萬塊想降低數值都無效,接受微創「副甲狀腺射頻消融術」,成功改善長期問題。
烏日林新醫院影像醫學科主任蔡仲明表示,超過一半的腎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因此要特別注意血鈣濃度、血磷濃度、鈣磷乘積和副甲狀腺素(PTH)濃度四項指標,只要抽血檢查發現副甲狀腺超過800pg/ml就必須接受治療,而江女士數值超過2000pg/ml。
蔡仲明表示,一旦血磷值太高會造成低血鈣,刺激副甲狀腺增生,分泌副甲狀腺素,把骨頭中的鈣釋放出來到血液中,除了會造成容易骨折之外,也可能發生全身心血管壁鈣化,進而引發腦中風 、心肌梗塞,另外也會有皮膚搔癢、不寧腿等症狀。
蔡仲明指出,針對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傳統治療方式,包括限磷飲食、藥物治療,不含鈣的磷結合劑,但無法長期有效控制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有些患者會選擇酒精注射,但缺點是需要多次注射,導致容易沾黏,增加之後開刀的困難度,且過量注射酒精有可能會損害喉返神經。
蔡仲明說,傳統副甲狀腺手術,增加麻醉及手術併發症的機率,如聲音沙啞、出血、傷口感染的風險。新型微創的副甲狀腺射頻消融術,插入消融針至甲狀腺結節內,利用熱能讓組織凝固性壞死,手術傷口無痕跡,減少手術傷害喉返神經,造成燒聲的風險,也是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腫大的新選擇。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