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男高血壓難控 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有效改善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36歲黃先生有高血壓家族史,父母均有高血壓,他自己也有7年的原發性高血壓病史,每日皆須服用多種降血壓藥物控制病情,卻仍無法良好控制血壓,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劉冠良評估患者的腎動脈狀況後,建議他接受新式的「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治療,術後只需要比以前少的藥物,即能順利將血壓維持於理想值,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劉冠良表示,在台灣,約有3成以上的民眾患有高血壓,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但由於高血壓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常不自知或未積極治療;然而,若未良好控制血壓,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腎臟病、腦中風、心肌梗塞、視網膜病變、周邊血管阻塞等併發症。
傳統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僅能透過藥物控制及作息改善,但部分患者即使服用3種以上的藥物,仍無法將血壓控制於130/80 mmHg的目標值內,或是對於服用多種藥物有明顯副作用。
劉冠良指出,腎動脈交感神經的活化其實與高血壓息息相關,隨著醫學日益進步,近年發展出「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只須以微創方式於鼠蹊部或手肘處將導管伸入腎動脈處,再利用射頻燒灼阻斷部分交感神經活性,即可有效控制血壓、減輕藥量,擁有傷口小、併發症少、復發低等優點,甚至約有兩成的患者術後可不再服藥。
然而,並非所有高血壓患者皆適用「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若有腎動脈血管阻塞、畸形等腎功能不全者,則不適合進行此手術,同時,劉冠良也提醒,術後血壓約需要3個月的時間才會漸漸達穩定值,並不會立刻下降,故患者仍須於醫師指示下規律服藥,切勿自行調藥或停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