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洗到手腫 小心可能是這裡塞住了!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國內洗腎人口眾多,新光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林佳勳表示,超過8成病人在進入慢性腎衰竭病程時,仍抗拒洗腎,等拖到不得不洗腎時,只能退而求其次用中心靜脈導管插管方式洗腎,卻可能有中心靜脈阻塞風險,造成手臂發腫、皮膚潰爛。
根據健保署統計,2015年慢性腎衰竭患者約25.8萬餘人,其中,洗腎患者約8.2萬餘人。
林佳勳指出,當患者拖到不得不洗腎時,往往只能以中心靜脈導管插管方式來做為血管通路,進行洗腎,但之後約25%至40%會因為中心靜脈導管的影響,產生中心靜脈阻塞,由於為近心端靜脈阻塞,整個手部、前臂與上臂將逐漸產生嚴重腫脹不適的情況,甚至皮膚潰爛、出現傷口且難以癒合。
林佳勳強調,傳統治療中心靜脈阻塞的方式以血管腔內氣球擴張術為主,但復發性回縮狹窄是常見的結果,一年通暢率不到5成,而近3年以來,新光醫院心臟外科團隊使用彎曲順從性較佳的髂動脈用人工血管覆膜支架植入、開通阻塞後的中心靜脈,一年通暢率超過8成,已成功挽救40位洗腎患者的血管通路與生活品質。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