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愛翹腳上班族 「梨狀肌症候群 」三招復健

2014/01/02 06:00

▲圖3。(照片提供/李依霜)

文/李依霜

▲圖1。(照片提供/李依霜)

王小姐平時喜歡坐在椅子上玩手機,因久坐固定一個姿勢很不舒服,於是習慣翹腳變換姿勢,但是最近發現臀部很深的位置先感到劇烈痙攣,並伴隨灼熱、刺痛、麻的感覺從臀部一直延伸到腳底。長時間走路,或是上樓梯時,腳沒力、走路像跛腳,經復健科醫師檢查,發現是梨狀肌症候群。

▲圖2。(照片提供/李依霜)

長久坐姿不良 類似坐骨神經痛症狀

◎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症候群(Piriformis Syndrome)是一種神經肌肉疾病,當梨狀肌受到外力撞擊引起損傷、或長久坐姿不良、過度運動,導致梨狀肌過度使用,使坐骨神經受壓迫,出現類似坐骨神經痛症狀,因此又稱為「假性坐骨神經痛」。

◎誰容易出現梨狀肌症候群?

●長期坐硬椅子且愛翹腳的上班族。

●站姿不良:如三七步。

●維持長時間坐姿:長時間開車的駕駛人。

●需要長時間蹲著工作的職業:建築工人、機械技師、裝潢工人。

●長時間運動的人,如:走路、跑步、爬山。

◎主要症狀

●屁股大腿後方痠痛。

●反覆性疼痛。

●因坐骨神經受到壓迫,造成下肢肌肉力量不足,導致走路無力。

◎如何預防梨狀肌症候群?

●床應軟硬適中,讓身體獲得適當支撐。太軟或者彈簧的彈力疲乏,身體會整個陷下去,造成肌肉一直緊繃用力,想把身體撐起來,這樣睡覺時,沒辦法放鬆休息。

●不要坐太矮或太硬的椅子。

●良好坐姿及站姿。

●少穿高跟鞋,多穿有足弓的平底鞋。

●每坐半小時或一小時就應該起身活動一下。

●注意下肢及臀部的保暖。

◎梨狀肌症候群臨床的治療方式分為保守的物理治療及開刀治療兩種。

其中物理治療包括:熱敷、肌內效貼紮、超音波、深層熱、電療等;請物理治療師幫您設計運動療程。

◎介紹3招復健運動

●第一招:牽拉運動

腳跨在右膝,右腳往上抬靠近身體。一天3次,每回20次,每次15秒(圖1)。

●第二招:牽拉運動

左手抓住右膝推往左肩膀的方向。一天3次,每回20次,每次15秒(圖2)。

●第三招:伸展坐骨神經運動

伸展大腿與小腿後側肌肉,感覺緊繃或有刺麻感。一天3次,每回20次,每次15秒(圖3)。

(作者為台中市大甲李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