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99%良性 恐不利「做人」
文/黃天爵
子宮肌瘤是1種長在骨盆腔內的腫瘤,根據統計,生育年齡的女性患上子宮肌瘤的比例約為20-30%,隨著年齡增加,到更年期時的發生率可高達40-50%。子宮肌瘤的成因普遍認為與荷爾蒙有關,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懷孕時,子宮肌瘤可能會變大,停經後可能會縮小。
實際上,99%以上的子宮肌瘤都是良性的,只有極少數約1%是惡性的,這些惡性腫瘤通常在形成時就是惡性的,並非由良性肌瘤轉變而來,且大多數惡性肌瘤都會迅速增大,或在超音波檢查中顯示異常。
子宮肌瘤常見的症狀包括:不規則出血、月經量增多、月經期間延長、經痛、骨盆腔疼痛、頻尿、排尿或排便困難、不孕或流產。
◎子宮肌瘤依生長位置不同,可分為3種
●黏膜下肌瘤:通常長在子宮腔內,對子宮內膜有不良影響,可能導致經血量增多、不孕或流產;70%以上的機率會影響著床,大部分會建議子宮腔鏡手術切除。
黏膜下肌瘤 7成影響著床
●肌肉層肌瘤:一般來說,只有當肌瘤造成子宮腔變形時,才會影響胚胎的著床,才會考慮手術治療。
●漿膜下肌瘤:是往子宮外生長的肌瘤,因為骨盆腔或腹腔的空間較大,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對懷孕和胚胎著床幾乎沒有影響,多數情況下只需定期超音波追蹤。
對於子宮肌瘤的治療,初始通常以藥物治療為主,以控制症狀。常用的藥物包括口服避孕藥、黃體素、停經針、子宮內避孕器等。
子宮肌瘤是否需要手術切除主要取決於多個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肌瘤是否引起臨床症狀,包括不孕和流產。
影響生育 可考慮手術切除
根據肌瘤的生長位置和大小不同,對生育的影響程度也會有所不同。例如,黏膜下肌瘤可能會影響子宮腔形狀,從而影響胚胎的著床;肌肉層肌瘤可能會使子宮腔扭曲,影響血流,進而影響生育。
除了考慮肌瘤對生育的影響外,還應該納入其他不孕檢查結果、不孕治療計畫以及婦女對手術風險和利弊的個人評估,最後與醫師討論出最適宜的解決方案。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生殖中心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