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資源回收嬤」髒手揉眼 染「綠膿桿菌」惡化摘除

2024/05/22 05:30

▲民眾揉眼,手部一定要確實洗乾淨,且最好是閉眼、隔著眼皮輕揉。
(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

1名82歲阿嬤從事資源回收,去年10月疑工作後,未清潔手部就直接用手揉眼,致左眼劇痛數日,到診所點藥未改善,轉診奇美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林育箮檢查確診感染綠膿桿菌,因感染持續惡化、視力剩光覺,阿嬤忍痛接受手術摘除左眼球。醫師提醒,手不乾淨揉眼睛有感染風險,當心不經意的動作賠掉靈魂之窗。

傷口穩定後 裝配義眼

林育箮檢查阿嬤左眼裸視僅有手動視力(可見眼前3呎處有手揮動狀,低於0.01),裂隙燈檢查顯示,左眼角膜混濁、結膜紅腫、前房蓄膿。超音波顯示,左眼玻璃體混濁,診斷為左眼角膜潰瘍合併眼內炎,安排住院使用強效抗生素治療,但感染未改善,左眼視力退化只剩光覺。因感染持續惡化,醫、病討論後,不得不手術摘除左眼球,出院後,在門診定期追蹤,於傷口穩定後3個月裝配義眼。

林育箮表示,根據國外文獻指出,需要摘除眼球的眼內炎,以微生物造成的角膜炎最多;其次是外傷或眼部手術後。常見的格蘭氏陽性菌為鏈球菌、格蘭氏陰性菌為綠膿桿菌、真菌為麴菌,上述3種病原菌引起的眼內感染會非常迅速且嚴重惡化,即使接受迅速、適當的藥物治療,仍可能進展到需要摘除眼球的程度。

林育箮表示,摘除眼球是1種破壞中的建設手術,適應症包括:眼球組織受到嚴重損傷無法修補、感染無法以藥物控制、疼痛的無視力眼(如青光眼末期)等,在摘除眼球後,會視情況植入自費矽球或珊瑚球義眼,盡量維持較自然的術後外觀,但仍無法避免可能出現雙眼不對稱(眼窩凹陷或眼瞼下垂)情形。

醫建議︰隔著眼皮輕揉

林育箮說,眼球角膜組織若有傷口,人的手若不乾淨、逕用手去揉搓眼睛,有可能把手上的細菌、病毒等病原從角膜傷口帶進眼球內,引發眼球遭病菌感染,成為恐會賠上眼球的眼內炎,提醒民眾若真的一定要揉眼睛,手部一定要確實洗乾淨,且最好是閉眼、隔著眼皮輕揉,避免眼睛表面組織破損,並預防感染。

▲阿嬤左眼球感染綠膿桿菌病況嚴重,視力最後只剩光覺,不得不手術摘除左眼。
(記者王俊忠翻攝)

▲林育箮醫師說明千萬別輕忽角膜感染,嚴重恐摘除眼球。(記者王俊忠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