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胃食道逆流…拖3個月檢查 竟是食道癌!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
36歲的林小姐從去年底開始,陸續有乾咳跟吞嚥卡卡的症狀,原以為是胃食道逆流,醫師建議她接受上消化內視鏡檢查,但因為症狀輕微,林女自行買藥控制,直到3個月後終於接受檢查,於胃鏡下發現胃食道交接處有腫瘤,輔以窄頻影像技術診斷,同時接受切片檢查確診為惡性癌症細胞,目前已完成手術,並接受化學治療中。
新竹台大分院肝膽腸胃內科醫師施文廸說,食道癌初期症狀就是單純的胃食道逆流。有些人吃東西有異物感、吞東西會感覺卡卡;有些人常覺得喉嚨乾癢,需要喝水才能稍微改善;有些人會覺得咽喉緊縮,尤其喝熱茶、熱湯,整個上腹到喉嚨不舒服;有些人會反覆咳嗽、常需要清喉嚨。通常因為這些症狀都不嚴重,所以民眾常自行到藥局購買成藥來減緩症狀,因而耽誤了食道癌早期發現和治療的黃金時間點。
施文廸指出,食道癌多與飲食習慣不良有關,台灣人習慣喝熱湯、熱咖啡,加上食道癌症最大的危險因子:喝酒、檳榔、抽菸,會讓食道癌發生的機率大為增加。
以林小姐為例,她唯一的危險因子是習慣熱食,過熱的食物會讓食道反覆受傷,久而久之就會變成食道癌;其次像國人喜歡吃的香腸、火腿、臘肉等亞硝胺食物,也都會增加致癌的風險。
若嘔吐咳嗽、難吞嚥
最好做胃鏡檢查
施文廸提醒,民眾如有噁心、嘔吐、反覆咳嗽,甚至有吞嚥困難、體重減輕或食慾不振等症狀,建議接受侵入性的胃鏡檢查直接觀察,同時可進行切片來確認是否有癌前病變。近來,有許多新的內視鏡技術被發展出來,例如窄頻影像技術等,相較於傳統內視鏡更能偵測到血管的增生,能提高早期食道癌症的診斷率。
若害怕侵入性檢查,或者沒有明顯症狀又想得知是否自己有可能是食道癌患者,則可透過非侵襲性的方式,如高階的頭頸部核磁共振做初步篩檢。
施文廸表示,初期食道癌症可藉由手術完全根治,而中、末期的食道癌則能透過化療跟放射線治療來達到疾病控制,建議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