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去年約50萬件〉中醫治癌 5年成長逾5成

2020/09/29 05:30

▲2015至2019年國人中醫就診情形。(資料來源:衛福部健保署 製表:記者林惠琴)

記者林惠琴/專訪

癌症連續38年蟬聯國人死因之首,除了西醫治療外,不少民眾也會尋求中醫治療,衛福部健保署統計,癌症求診中醫件數去年已約50萬件,較5年前成長超過5成;長庚醫院中醫師陳星諭表示,中醫治癌並非人人適合,必須視療程階段而定,常見作用為增強體質抗癌或緩解西醫治療副作用。

根據健保署統計,民眾求診中醫件數從2015年3853萬件略微成長至去年4033萬件,增幅不到5%,歷年前3名都是急性鼻咽炎、睡眠障礙症、咳嗽,只是名次會變動,但癌症求助中醫5年來卻從32.5萬件增至49.9萬件,成長幅度高達53%,以乳癌占18萬件最多,其次是肺癌5萬件、結腸癌近3.5萬件。

分階段做不同治療 找出最佳診療方案

同時持有中西醫執照的陳星諭表示,以癌症而言,不會說從頭到尾都吃中藥就好,終極目標是找出最佳診療方案。而中醫治癌並非人人適合,會分階段進行不同程度的治療。

陳星諭指出,經常碰到民眾求診的癌症包含肝癌、大腸癌、乳癌、頭頸癌、攝護腺癌等。

陳星諭說明,在治療肝癌的方式中,以手術最好,其餘可考慮栓塞或酒精注射治療,標靶或化學治療效果則較為侷限,此時就是中醫介入空間,可進行輔助治療。其實不少肝癌患者不是死於肝癌,而是死於肝癌併發症,中醫可助減輕,並維持一定肝功能,降低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大腸癌手術可能有腸沾黏、消化道問題,化療有手腳麻、白血球低下等狀況;乳癌、頭頸癌的西醫療程也恐出現血小板低下、關節痠痛或體重下降等副作用,經中醫調理可降低不適,有助提高患者繼續接受治療的意願。

攝護腺癌患者面對「去勢」難題,有些病人無法接受或畏懼術後出現男性更年期,就希望只吃中藥,但必須視腫瘤指數與整體治療計畫而定,需長期追蹤且可視患者狀況,針對腫瘤本身或治療併發症進行診治。

增強體質或緩解西藥副作用

陳星諭強調,臨床上,中醫治癌以調整身心與增加自身對抗腫瘤能力、舒緩西藥治療副作用為大宗,做法也會視疾病與病程不同,但在概念上,「比較不會強調直接毒殺腫瘤細胞,這方面以西醫治療較具臨床療效實證」,中西醫合治則有一定成效。

相關影音: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