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殺手進化!超級抗藥性傷寒菌株全球擴散 專家急籲疫苗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古老疾病「傷寒」正演變為現代健康新威脅。一份研究警示,導致傷寒的致病菌株正快速演化出廣泛抗藥性(XDR),並迅速取代舊有菌株。鑑於抗生素是目前唯一有效療法,此趨勢恐將重創治療,專家疾呼須緊急擴大疫苗接種等預防措施。
科學新聞網站《Science Alert》報導,這項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刺胳針微生物》(The Lancet Microbe) 的研究,對 2014至2019年間從尼泊爾、孟加拉、巴基斯坦及印度收集的3489株傷寒沙門氏菌進行了基因體定序,證實具廣泛抗藥性的XDR傷寒菌株顯著增加。
所謂XDR傷寒菌株,不僅對氨苄西林(ampicillin)、氯黴素(chloramphenicol)等傳統一線抗生素具備抗藥性,連氟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s)及第三代頭孢菌素(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等較新一代的藥物也逐漸失效。這意味著有效的治療選擇正急遽縮減。
尤有甚者,這些具備超級抗藥性的細菌正快速向全球擴散。雖然多數XDR傷寒病例源於南亞,但自1990年以來,研究人員已確認近200起國際傳播案例。菌株已蔓延至東南亞、東非、南非等地,連英國、美國和加拿大也已現蹤。事實上,科學家對抗藥性傷寒示警多年,首株XDR傷寒菌株2016年現蹤巴基斯坦,至2019年已成當地主流基因型。
目前僅存的有效口服抗生素,是屬於大環內酯類的阿奇黴素 (azithromycin),然而這最後一道防線也岌岌可危。該研究發現,能賦予阿奇黴素抗藥性的基因突變正悄然擴散,恐將威脅所有口服傷寒藥物的療效。此突變一旦被 XDR 傷寒菌株廣泛採納,後果堪虞。
傷寒若未經妥善治療,致死率可高達20%,目前全球每年仍有約1100萬病例。研究作者強調,使用傷寒結合型疫苗 (TTCV) 是預防未來爆發的關鍵手段,必須在傷寒流行國家加速擴大接種範圍;且鑒於其具備國際傳播風險,疫苗推廣不應僅侷限於高流行地區。南亞雖佔全球傷寒病例的七成,但全球化背景下,病原體極易跨境傳播。專家呼籲各國應擴大疫苗取得管道,並積極投入新抗生素的研發。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