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5招聰明護關節! 醫推3類食物:鮭魚、雞湯入列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關節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撐我們完成各種動作,從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到高強度運動。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指出,隨著年齡增長、不當使用或過度訓練,都容易使我們的關節受到損傷。因此,平時要特別注意體重健康、運動技巧、適度休息及飲食管理,可以補充一些含特定營養素的食物來保護關節,如含膠原蛋白的雞湯、含Omega-3脂肪酸的鮭魚等。
陳鈺泓在臉書專頁「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 板橋骨科推薦 脊椎專業 骨鬆骨折骨刺 運動傷害」發文表示,正因關節對人體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日常生活中才要好好保養,他列出以下5個強化關節的方法,幫助民眾維持身體健康。
強化關節5要素
●維持健康的體重:多餘的體重會對關節,特別是膝關節、髖關節和踝關節,造成額外的壓力。例如,當您每增加1公斤體重,膝關節就需要承受額外3-5公斤的壓力。建議要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飲食,並搭配規律運動來管理體重。
●補充含關節所需營養之食物:一些特定的營養素可以促進軟骨修復,減少發炎並保護關節。
1.含膠原蛋白與蛋白質的食物:它們是關節軟骨的重要成分,可以幫助修復和維持關節健康。包括雞湯、魚都是很好的來源。
2.鈣與維生素D:都能強化骨骼結構,降低關節受壓力時的損傷風險。食物來源包括乳製品、深綠色蔬菜和魚肝油。
3.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發炎作用,有助於減少關節炎的風險。常見於鮭魚、亞麻籽和核桃中。
●適當的運動訓練:運動不僅能增強肌肉,還能穩定關節,減少受傷的風險。但建議選擇3種運動:
1.低衝擊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和瑜伽,都能有效保護關節,同時提升靈活性和穩定性。
2.肌肉力量訓練:能為關節提供額外的支撐,減少壓力。例如,深蹲就可以強化膝蓋和髖關節周圍的肌肉。
3.核心訓練:能增強核心肌群穩定性,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關節壓力,防止運動中姿勢不正確引發受傷。
●注意運動技巧與姿勢:不正確的運動姿勢可能會對關節造成傷害。例如,跑步時如果膝蓋未保持正確方向,可能導致膝關節的過度磨損。要記得學習正確的運動技巧,例如跑步時腳跟輕輕著地。也要使用合適的運動鞋 ,為關節提供支撐和減震效果。更要記得,運動前要進行充分的熱身與伸展,運動後進行放鬆,減少關節僵硬與受傷的機會。
●適度休息避免過度使用:長時間重複使用同一關節,會讓軟骨與關節結構過早退化。例如,經常搬運重物或過量運動,容易造成關節磨損或發炎。陳醫師知道工作很累,但還是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讓關節有足夠的恢復時間。另外在重複性動作(如長時間打字或跑步)中,盡量要記得間隔休息,避免過度負荷。
此外,陳鈺泓也分享日常保護關節的3個好習慣,包括保持良好的姿勢,站立或坐姿時,避免彎腰駝背,這樣可以減少脊椎和膝關節的壓力;正確搬運重物,搬重物時,使用腿部力量,而不是直接用腰或肩膀用力;避免長時間久坐,工作間隙定期起身活動,讓關節保持靈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