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每天嗯嗯幾次才健康? 研究揭露「黃金排便頻率」

2024/12/05 14:02

研究揭示:每日排便一至兩次有助於最佳健康狀態;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研究揭示:每日排便一至兩次有助於最佳健康狀態;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法新社報導,一項刊登於《細胞報導醫學》(Cell Reports Medicine)的研究顯示,排便頻率與生理功能和長期健康息息相關,每日排便一至兩次可獲得最佳健康結果。研究強調,排便頻率不僅影響腸道運作,還與腎臟負擔和肝臟健康密切相關。

研究指出,過去的數據顯示便秘與感染風險增加相關,而腹瀉則可能提高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然而,由於這些數據多來自患病者,尚未能明確界定排便不規律究竟是疾病的原因還是結果。

美國系統生物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資深研究員吉本斯(Sean Gibbons)向法新社表示:「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能引起臨床醫生更多重視,不規律的排便頻率可能帶來潛在健康風險,而不僅僅是生活上的不便。」

研究團隊從1,400多名健康志願者中收集數據,包括血液化學分析、腸道微生物組、基因信息等,並根據參與者自行報告的排便頻率,將其分為四類:便秘(每週1至2次)、低正常(每週3至6次)、高正常(每日1至3次)以及腹瀉。

研究發現,排便過少會使糞便在腸道中停留過久,導致腸道微生物耗盡纖維,轉而發酵蛋白質,生成如對甲酚硫酸鹽(p-cresol sulfate)和吲哚酚硫酸鹽(indoxyl sulfate)等有害毒素,增加腎臟負擔。而腹瀉則與體內炎症及肝臟損傷的指標相關,原因是過多的膽汁酸隨排便流失,無法被肝臟回收以分解和吸收脂肪。

研究指出,排便頻率在每日一至兩次的「黃金範圍」內時,腸道內的「嚴格厭氧菌」等益生菌可充分發酵纖維,產生有益的短鏈脂肪酸,促進腸道及整體健康。

此外,研究發現年輕人、女性及體重指數(BMI)較低的人排便頻率偏低。吉本斯解釋,男女在荷爾蒙及神經系統上的差異可能是主因,此外男性通常攝取更多食物,也可能影響排便頻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