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孩子健康贏在起跑點 研究:孕期及幼兒期控糖助預防成年慢性病

2024/11/07 14:21

從孕期到幼兒期控糖,降低成年慢性病風險,終身健康受益;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從孕期到幼兒期控糖,降低成年慢性病風險,終身健康受益;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南加州大學等研究機構的最新研究指出,若在孕期及幼兒期(受孕後100天內)限制糖分攝取,成年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可顯著降低,這項發現為促進兒童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科學證據。

《每日科學》(Science Daily)報導,這篇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利用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的資料庫,分析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實施糖配給制度前後,兒童早期不同糖分攝取對成年後健康的長期影響。

英國自1942年起實施糖配給制度,直至1953年9月才取消。研究團隊透過比較配給制度結束前後受孕或出生的兒童,在成年後的健康情況,發現糖分攝取量的不同與成年後健康有顯著關聯。配給期間,平均每日糖攝取量約為8茶匙(40克);而在配給結束後,糖和甜食消耗量暴增至每日16茶匙(80克)。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配給制度未造成食物嚴重缺乏,當時飲食模式大致符合美國農業部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原則,建議兩歲以下兒童避免攝取添加糖,成人則每日添加糖不宜超過12茶匙(50克)。

配給結束後糖攝取量迅速增加,且其他食物攝取並未有類似變化,創造了絕佳的「自然實驗」條件。研究團隊在英國生物銀行中找到這一期間出生的受試者,分析其成年後的健康數據。結果顯示,1000天內(包含孕期)限制糖分攝取的兒童,成年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可降低達35%,罹患高血壓風險則降低達20%。即便僅在孕期限制糖攝取,仍能降低風險,而若產後持續限制,保護效果更加顯著。

研究進一步發現,即便在成年後罹患糖尿病或高血壓,疾病發病時間仍顯著延後,糖尿病發病平均延後4年,高血壓則延後2年。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發現具有重大意義,因為早期預防或延緩這些慢性病可減少醫療支出、延長壽命,並提升生活品質。研究提到,美國糖尿病患者年均醫療費用約為1萬2000美元(約新台幣38萬元),且每提前十年診斷糖尿病,壽命將平均縮短3至4年。

此外,研究指出現代社會中,兒童攝取過多添加糖的情況普遍,但調整糖分攝取難度高,因為糖幾乎存在於各種食品中,甚至是嬰兒和幼兒食品內,且電視廣告中常出現糖果零食,對兒童健康構成威脅。

這項研究為更大規模的研究計畫奠定基礎,計畫將探討早期控糖對於成年後更廣泛的經濟與健康影響,包括教育、財富、慢性發炎、認知功能及失智症等。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