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全球罕見! 台灣孩童視力不良率增幅低 眼科醫揭成功關鍵

2024/05/31 13:09

許多地區的兒童視力不良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飆升;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國際期刊Nature近期刊出文章,提到台灣在疫情期間的孩童視力不良(近視)率增幅遠低於其他東亞地區。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任吳佩昌指出,多年來持續宣導「近視是一種疾病」,並推廣每天戶外運動2小時的觀念,是台灣在疫情期間仍能控制孩童視力不良率的關鍵。

Nature近期有一篇文章分析世界各地近年來的近視盛行情況,並提及台灣雖位處近視率最高的東亞地區,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孩童視力不良率僅微幅增加,幅度遠小於其他東亞地區,是近視防治的範例,並認為「天天120」計畫有效阻止台灣的視力不良率飆升。

吳佩昌指出,台灣自2010年推出的「天天120」計畫鼓勵孩子每天走出戶外活動至少2小時,並持續宣導「近視是疾病」,而疾病應該要被治療的觀念,消除家長對於近視加深是正常生理現象的迷思,兩者結合下,台灣疫情前數年間的孩童視力不良率維持下降趨勢。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民眾外出機會減少,許多地區的孩童視力不良率大幅增加,中國山東、上海、香港等地區甚至飆高到原本的2.5倍以上,台灣在同時期的孩童視力不良率雖同樣有增加,但幅度遠低於其他東亞地區,3年間大致持平。

對於孩童視力不良率控制成功關鍵,吳佩昌說,衛福部宣導民眾「用眼30分鐘 休息10分鐘,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以上」,以及教育部呼籲學童「下課儘量到戶外活動」都有很大的作用,且近年來國人對近視治療有更多理解,只要有異常就會配合用藥,因此仍能控制住孩童視力不良率。

不過,吳佩昌提到,「生生用平板、班班有冷氣」一定程度上讓學童戶外活動意願降低,需要政府更大力的倡議「下課就到戶外」,除幫助孩子護眼、增加維他命D、增加社交機會外,若在課間暫時關閉教室內的冷氣與燈光,也將有助於節能。

吳佩昌表示,台灣在疫情階段的視力不良率維持穩定,就近10年趨勢來看,則維持下降趨勢,這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成員國都沒能達到的成果,他曾因此被WHO邀請、通過演講來分享台灣的成功經驗,也希望透過有效的公衛政策介入,維持此一成果。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