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被「浪浪」咬傷? 醫:牢記6原則別驚慌

2024/05/28 20:02

醫師表示,被野生動物咬傷,首先清洗傷口是最重要的,即使是自來水也可以,重點是「除汙」,盡量減少細菌和病毒的數量;情境照,圖中狗與本文無關。(資料照)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在野外被貓貓狗狗咬到,應該如何處理?」長庚醫院助理教授級整形外傷科主治醫師朱育瑩在粉專「整形外科醫師朱育瑩的手札」分享,其實只要把握6原則,包括:清洗傷口、控制出血、使用抗生素藥膏並覆蓋傷口、注射破傷風和狂犬病疫苗、注意感染跡象,以及評估是否需要延遲縫合,大概率不會有太嚴重的問題。

●清洗傷口:首先清洗傷口是最重要的,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徹底清洗傷口,即使是自來水也可以,重點是「除汙」,若有肥皂或洗手乳輔助更好,目的是盡量減少細菌和病毒的數量,並用消毒劑(如優碘),進一步清潔傷口。

●控制出血:傷口出血時,使用乾淨的紗布或布料輕輕按壓,直到出血減少或停止。

●使用抗生素藥膏,並覆蓋傷口:使用抗生素藥膏塗抹傷口後,再用無菌紗布或乾淨的敷料覆蓋傷口,防止進一步感染及促進傷口癒合。

●建議注射破傷風和狂犬病疫苗:被野生動物咬傷後,狂犬病是主要的風險之一。急診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要進行狂犬病暴露後免疫(Rabies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包括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注射,記得儘量收集、提供咬傷動物的相關信息給醫護人員,如動物的外觀、行為和咬傷事件的詳細過程。

●注意感染跡象:如果有感染的話,通常會在第3天左右開始發生,因此必須每天定期檢查傷口,若出現紅腫、疼痛加劇、膿液滲出或發燒等感染跡象,要立即就醫。

●評估是否需要延遲縫合:被貓狗咬傷的傷口較深或在臉部的話,通常會建議大家縫合,不過縫合不是被咬傷的當下進行,而是換藥幾天後,確定沒有感染跡象,再進行延遲性的縫合,較不會造成嚴重感染化膿的風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